方培山當然也知道京兆府審不了,只不過,他要按計劃、按步驟來。
簡單來說,就是讓消息先傳出去,讓那些躲在幕后的勢力動起來,要不然,豈不成了獨角戲?
他能出面,完全是看在周羽的面子上。
其實,之前方培山與周羽并不認識,但卻一直很欣賞周羽的才華,曾經不止一次在別人面前夸贊過周羽。
這樁案子,周羽不便親自出面,所以,他暗中去拜訪了幾個京城名宿。
比如鐘閣老、方培山等人。
總之,都是翰林院走出去的儒家名士。
周羽現在既是靖安侯,同時也是當朝名儒……這可不是他自封的,當今天子也曾親口這么講過。
所以,周羽去拜訪這些儒家名士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他還順便散了喜貼。
這是一種禮數,就算對方年歲大了不便遠行,但也可以派人到場道賀。
“既然京兆府審不了,那就麻煩余大人逐級上呈此狀,如有消息,還請余大人派人知會一聲為謝!”
“是是是,余某一定將此狀轉交給府尹大人,請府尹大人定奪。”
“那就多謝余大人了,老夫告辭。”
“有勞余大人了,小女子先行告退。”
杜玉娘也沖著余煥行了一禮,隨之與方培山一起轉身而去。
二人一走,余煥當即拿著狀紙急急匆匆跑向內衙并找到京兆府尹。
“鄒大人,大事不好……”
“怎么了?”
“大人請看……”
余煥顧不上解釋,直接將狀紙呈上。
府尹一看訴狀內容,也不由得臉色驚變:“這……這到底怎么回事?方老一向不參與朝堂之爭,而且已經辭官養老,怎么突然間想起為這樁舊案出頭?”
“對啊,下官也頗有些奇怪,要知道,此樁一旦翻出來,那必然會朝野震動,不知會鬧出多大的動靜。”
“不對……這件事不對頭……”
府尹一臉凝重,喃喃自語。
余煥附和道:“的確很詭異,據下官所知,方大人與杜侍郎之間大不了就是點頭之交,而且此案已成鐵案,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來翻案,這得擔多大風險?
一著不慎,別說一生的聲名,怕是連……”
說到這里,余煥似有顧忌,沒再往下說。
府尹沉吟了一會,道:“不,以方老的個性來說,他不會輕易涉足這樣的爭斗。
本官懷疑有人在幕后策劃此事,其目的恐怕不僅是翻案那么簡單。”
“對對對,大人言之有理。此案真要反轉,那牽扯出來的人就太多了。關鍵是,當初這案子可是……”
說到這里,余煥又頓下不說了。
當然,他不說府尹也知道他想說的是當今天子。
天子御筆批的案子,想要反轉談何容易?除非天子自己肯站出來……
“算了,不要去妄自猜測了,此案不是你我能管的,恐怕遠比你我二人想像的還要復雜。
這樣,趁著這件事還沒有傳開,趕緊將狀紙轉呈刑部……”
“是,大人!”
于是,余煥當即著人火速將此訴狀送去刑部。
果然,消息很快就傳開了,猶如巨石投湖,激起了軒然大波。
各方人馬紛紛聞風而動,有秘密商議對策的,有等著看熱鬧的,有憂心忡忡的,有四處奔走的……
既然周羽已經出手了,也就不在意隱藏行蹤了,甚至還光明正大來到了宮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