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萬眾期待之下,第三名武將的故事,緩緩拉開了帷幕。
按照慣例,還是定場詩。
這一次的四句詩,與其說是定場,還不如說是燈謎更確切一些。
家住遙遙一點紅,
飄飄四下影無蹤。
三歲孩童千兩價,
保主跨海鎮西東。
大明宮的李世民,見到這首詩,總有一種蜜汁熟悉的感覺。
“這是什么詩?不能說是格律規整吧,也可以算得上狗屁不通了。”
他呵呵笑著。
“看來這柳河,文采也是一般啊,朕看他給那趙云呂布寫的定場詩,都極其精彩,怎么到了這名武將這兒,就拉了胯了。”
“就這,朕寫的也比他好。”
李世民的話收獲了階下的文臣武將的一致吹捧。
“陛下文韜武略不所不能。”
“陛下巴拉巴拉巴拉。。。”
就在李二馬上就要飄起來的時候,這定場詩,突然彈出來一個落款。
“薛仁貴征東,李世民。”
李二看到這個落款,突然愣在了原地。
“哼,李二這詩寫的,一定得把落款給他加上,要不然他們還以為是我寫的呢。”柳河得意洋洋的看著自己加上的第一個落款。
“這這這???朕怎么能寫出如此粗劣的詩句?”
李二陛下難以置信,但是看到薛仁貴三個名字,剛才還私底下竊笑的尉遲恭突然呆住。
“這。。。”
他愣了一會,突然上前。
“陛下,這薛仁貴,臣認識。”
李二聽到尉遲恭這句話,突然來了興致。
“尉遲愛卿速速道來,這薛仁貴,難道是我大唐中人不成?”
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
“臣剛收了個義子,名叫薛禮。”
李二興奮的說:“難道這薛仁貴,就是那薛禮的父親?或者兒子?”
好家伙,這屬實等于我是我爹,或者我是我兒子了。。。
“不,陛下,這薛禮,字仁貴。”
尉遲恭有些尷尬。
“這薛禮,也確實跟老臣說過,自己善射,老臣倒是沒怎么在意,只是喜他膂力驚人,弓馬嫻熟,為人也老實厚重,這才收他當了義子。”
“快傳,這薛禮現在哪兒?朕要重用他!”
“陛下,他此時在外征戰,并不在軍中。”尉遲恭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李二一臉遺憾。
此時,視頻也正式開始了。
開頭的畫面,并不像其他人想的那樣,是鐵血殺伐的戰場,而是一條林間小路。
一名年紀大約三十五六的漢子,騎著一匹神駿的戰馬,在小路上慢慢走著。
這漢子臉上滿是喜悅,細眉大眼,直鼻闊口,相貌堂堂。
而在馬側的得勝鉤上,竟然掛著一條和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差不多的長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