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覺得工藤新一再怎么說也是偉光正的主角,就算不是秩序善起碼是個中立善,萬一他老人家確實轉了性信了有超能力,還能害自己不成?
曾經有這樣的笑話:如果你穿越了,遇到了這位死神人間體,先跑。跑不掉的話最好和他處好關系。運氣好還能給你發個CP,不然你很可能就會變成某個犯人或者被害者。
當年他的前女友拿來舉例子的是京極真,聽說這位在電影里表現得像是一拳超人的猛男僅僅因為是園子的男朋友,和柯南只是間接關系,一樣走上了康莊大道,所以戰力越來越離譜,逐漸向超級賽亞人靠攏。
防人之心確實不可無,但也沒必要把誰都想得要害自己。而且,這樣說不定能符合“人設”,少被懷疑一點。
有時候表現得不正常反而是正常的,雖然聽起來很矛盾,但在某些場合中確實如此。
“工藤,還記得昨天我和你說過的那個假設嗎?假設世界上有超能力。”關斗南斟酌著措辭,倒不是怕暴露什么,而是斟酌著怎么能讓工藤新一相信自己的話,“現在假設有這樣一種能力,它的表現是……提示是……”
用類似于架空背景下推理游戲設定一樣的話語說完自己的問題之后,關斗南看著工藤新一一臉無奈的表情。
“關學長你又想出一個來啊……”
“反正是玩嘛,而且你不覺得這種能力很有意思嗎?說不定我還能去少年jump投個稿,畫個吸血鬼和超能力者家族世代戰斗的漫畫什么的。”
“好吧,就當幫你想漫畫的腳本……”工藤新一似乎已經把關斗南當作一個看漫畫上頭的大齡中二,勉強找到了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如果是我的話,會把這種能力叫做‘逆·敘述性詭計’。”
“逆·敘述性詭計?”
“嗯,這是一個推理小說界常用的術語,你們不熟悉的話,那我就舉個差不多的例子。你們聽說過‘蒙太奇’嗎?”
“蒙太奇?”
“所謂的‘蒙太奇’是一個法語詞Montage,原本是建筑學的術語,表示構成、裝配之類。不過現在一般是用在電影電視領域,意思是說,當不同的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會產生單個鏡頭所不能表現出的意思。”工藤新一解釋道,“比如說,先拍攝一個某人A舉起刀子的鏡頭,再接上一個另一個人B倒地的鏡頭,一般人就會理解成是A殺死了B。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恐怕并不好說,說不定開槍的并不是A。”
“在推理小說里也有類似的用法,一般稱之為‘敘述性詭計’,是指作者利用一些文字技巧,主觀地進行敘述,把某些事實刻意對讀者隱瞞起來。說白了,是利用人先入為主的線性思維,讓讀者相信某件事請或者某件狀況,然而事實卻與之相反,以此營造出讓讀者大吃一驚的感覺。”
“以我個人的體驗來看,推理小說作者最喜歡用的就是人稱、視角、時間、空間的任意轉換。要說這種敘述手法的代表作,果然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羅杰疑案》,又是開山作又是代表作,此外還有……啊,抱歉,扯遠了。”
工藤新一對于推理小說,或者說對于推理這件事本身的熱情已經到達了狂熱的程度,讓他和推理結婚都可以,因此一講起來就滔滔不絕,關斗南和毛利蘭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
“‘嫌疑人A進入了案發現場,被害人B死在了那里,今天內沒有其他人進入過案發現場’,聽到這樣的描述,人們下意識地就會認為是A殺死了B,很可惜,A其實有著時間上的不在場證明,這是一場敘述詭計。”
“但是,在你的假設里,存在超能力。那么A完全可以利用這種逆詭計,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如果真的有超能力,他的超能力就是在時間意義上能夠做到不可能的可能,讓自己做出的動作延后產生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