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逐漸來到了八月上旬末,隨著李長壽的蛤蟆村新村逐漸竣工,開始步入正軌,寬甸方向,正面戰場的局面似是也平穩了許多。
不過,隨著此時李長壽對于東江了解、認知的進一步加深,自也是明白,這東西,你要是信官方說辭的那一套,那才是傻x!
這等水勢,誰知道里面到底有多深?
但這等狀態卻著實讓李長壽喘了一口大氣。
在他的精心梳理之下,蛤蟆村這邊也算是暫時穩下來了。
除卻去二郎神島的四百余丁口,便是此時,蛤蟆村內,都已經有了小八百人規模了。
且是各種職業都頗為完全的模樣了。
當然,這些外來人口來到新蛤蟆村,想要跟以前一樣,儼然是不可能。
不僅房舍規模縮小數倍,每家每戶,基本就跟后世的小兩室差不多,除了孩子,便是女人,也都有不少任務。
主要是李長壽升為副千總后,與董千總這邊接觸的加深,也開始轉變思路。
他此時自然不會去找鹽場的麻煩,卻不妨,李長壽先示弱則個,找董千總牽線搭橋,給這老扒灰一點好處,自己這邊搞個土作坊,燒點私鹽,到時候直接低價賣給鹽場那邊。
這一遭下來,李長壽看著是掙得不多,出力不討好,但這里面的收入,便差不多能維持住蛤蟆村的運轉了。
因為此時已經過了農忙,不好再耕種,加之種種原因,李長壽也不可能再讓老百姓們耕種,平白便宜了韃子。
而董千總等上官看李長壽這模樣,儼然,也認為李長壽差不多了,開始喝兵血了。
李長壽又何樂而不為?
畢竟,在官場中,文臣可以搞孤臣那一套,可李長壽這手握實權的小軍頭,若要搞那一套,不是找死是什么?
本來李長壽還很擔心,二郎神島那邊會出問題,須知,朝鮮那幫賊匪,可絕不是什么善茬。
可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對方卻是一點動靜都沒,這讓李長壽很不舒服。
花費了不少關系和銀子,多方打聽之下才是知道:
前番毛文龍似是吃了朝鮮人的一個什么暗虧,這段時間,一直在封鎖皮島周邊沿海。
這一來,那些朝鮮賊匪,自然是摸不過來了。
李長壽也終于明白,為何,這段時間,千戶所上下物價漲的有點猛呢。
原來是斷了朝鮮這邊的供給,全指望登萊了……
……
這天。
在三姑、月姬她們依依不舍的送別中,李長壽帶著墩子、馬勇等三十幾號人,一大早便是來到了千戶所鎮,參加今天的軍議。
到此時,李長壽與董千總的配合已經愈發默契。
雖然董千總把李長壽潛移默化的往前提了一下,擺在四個副千總的第三位,在一個即將致仕的老副千總前面,也分管一些農具、種子、稅收方面的事情,但李長壽自不會不知趣,給人添亂,也給自己添亂。
基本上從不發表意見,算是與董千總水乳.交融了。
當然,在安全方面,李長壽卻從不會掉以輕心,但凡是來千戶所鎮這邊,必定是三十人以上的護衛。
而此時李長壽再來千戶官廳,儼然也不是以前那般卑微了。
當即便被各種討巧,一路迎到了官廳里,馬上便是有人奉上了香茗。
李長壽此時與其他三個副千總都不熟,也不愿意跟他們深交,點頭便可,一邊喝著茶,便一邊看他們吹牛逼,倒也其樂融融。
“呵呵,大家都到了。那咱們便開始吧,議一議最近的一些事務……”
董千總很快也過來了,炯炯有神的坐在比李長壽他們都高些的一個小高臺上的寶座上,笑吟吟看著眾人。
眾人忙是都笑著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