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里經濟寬裕了,不需要我抄書養家。只是我習慣了,每天抄幾十頁,就當是練字。這次我沒挑非常受歡迎的四書五經,而是挑了大周律例。這一套下來,總共四十二本。
這一次我借了其中的四本,抄完也能賺二兩銀子。整套書抄下來,能夠賺二十一兩。這些錢存起來,用于趕考。同時,我也能夠通過抄書了解我們大周律例。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這話,趙靈芝十分贊成,“三叔,你想的真周到!回家這些書借給我看看,熟悉這些律例,說不定將來有一天能夠用上!”
趙志恒也點了點頭,“是的呢,以前王夫子也是這樣跟我說的。了解這些,在科舉考試策論中能用到,將來有幸考上功名做官了,也要熟知這些內容。”
叔侄二人一路上說說笑笑,心情大好。
回到家里,孩子們都分到了糖葫蘆,個個喜笑顏開。
趙老太、云氏聽說蒜黃每斤可以賣三十文錢,更是喜出望外。
云氏激動說道:“哎呀,早知道賣這么高的價錢,咱們就多弄幾個坑了!”
趙老太搖頭失笑,“你呀,就是個貪心不足的!世上最難買的就是早知道!能賺錢就好,這都多虧了咱們家靈芝!從別人那邊聽了一耳朵,就記在了心里!沒想到居然種成功了,咱們家靈芝就是有福氣的。”
趙靈芝不希望祖母和娘親生氣,所以在路上就跟三叔商量好了,不告訴她們在縣城遇到周良才的事情。
云氏與有榮焉,連連點頭,“那當然,我們家靈芝從小就聰明!”
“今天買回來不少東西,今天做點好吃的!”趙老太吩咐,“孩子吃得好,才能長得好!”
雖然一家都是老弱婦弱,但是他們積極努力,所以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那些整天嫉妒別人,但又不努力,不思進取的人,只會過得越來越差。
第二天上午,趙老太、云氏略微焦急,等待泰華樓的李掌柜上門購買蒜黃。
等了大約一個多時辰,兩輛馬車來到了四姓村。
問了村口的人家,才找到趙靈芝家。
李掌柜從馬車上下來,親自敲門,非常重視。
昨天東家把那些蒜黃帶回家一部分,老夫人很喜歡吃,留在鋪子里的二十多斤,炒了三十盤菜,也被搶空。
這樣的好東西,一定要全部買回來,不能落入其他酒樓之手。
四姓村難得有外人來,尤其這兩輛馬車又大又好,更引人注視。
很多人都出來看看,這兩輛馬車去誰家?
當看到馬車停在趙老太家門口,都非常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