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聽到這話心里一陣后怕,雙手合并連忙念佛,“謝天謝地,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母親和靈芝遭遇那樣的磨難都能夠活著回來,證明都是有福之人,以后福氣大著呢!
以前的事情咱們就忘了吧,不要去想好好的過日子,踏踏實實的,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云氏的話,簡直說到了趙老太的心坎里,“你說的對!咱們園子里的棗樹,結的果子也很多,到時候拿著盆子給族人和關系好的人家一家送一盆,甜甜嘴巴。”
趙老太一向做事周全,面面俱到,這些人脈只有來往了,以后遇到事情,才好意思開口請人幫忙。
趙老頭當年能從一個采藥的窮小子在娶了趙老太之后,家業越來越興旺,人脈也越來越廣,就是因為趙老太善于經營,為人真誠,而且不卑不亢。
在趙老太的心里,維持這些人脈關系,雖然要花費精力財力,但都是在他們承擔的范圍之內,所以并不會讓家里傷筋動骨。
別人家得了她家的東西,自然會念著她家的好。
有了好事情,自然會想起趙家。
趙老太到村子里面找了擅長編籃子的村民。
因為東西不一樣,所以所需的籃子大小也不一樣。
裝甜瓜和棗子的籃子就大一些,因為這些東西比較大,比較多。
因為要求花籃好看,價格貴點,一個籃子五文錢,趙老太足足要了三十個好看的花籃。
每家都送四樣,其中草莓是放在盆里的,不需要籃子。
本來趙老太要摘后院的棗樹當做禮物,但被趙靈芝攔住了。
趙靈芝說道:“奶奶,雖然咱們后山果園里的棗樹結出來的棗子味道也很好,但是遠遠比不上咱們家后院的棗子!只是后院的棗子只有一棵樹,我算了算,頂多能夠有一兩百斤的棗子。
如果我們把這么好的東西也送出去,萬一這些朋友想要購買,咱們沒有那么多的好棗子賣出去。既然如此,那就直接送果園里的棗子,別人要買,要多少有多少。”
趙老太聽到這話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考慮欠妥當,幸好有大孫女提醒。
趙老太笑了笑說道:“靈芝,你說得對!你說的這些話讓我想起以前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個皇商他千方百計的搜集好茶葉給皇帝,只是極品的茶葉數量非常少,皇帝喝完了之后還要再要,但已經沒有了。
皇商沒有完成任務,直接被皇帝砍頭了!所以從那之后其他的皇商呈上去給皇帝的那些東西,雖然也都是極好的,但絕對不是頂級的!因為頂級的東西太少,怕皇帝嘗到了好的,就不愿意喝次一等的。”
趙靈芝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奶奶,我就是這個意思!后院的棗樹結出來的棗子我們自己吃,這樣也可以收集棗核,用于育苗。新鮮的吃不完,還可以曬干了,收集起來。等到冬天的時候可以用來燒湯,也可以用來做點心,都是極其美味的。”
趙老太覺得孫女說得對,當即帶著孫女開始準備禮品。
一個籃子里面能夠裝十斤鮮棗,都是挑極其飽滿的,好的棗子。
圓圓的甜瓜,足有人的兩個拳頭大,一個籃子里也可以放十個,足有二十多斤,這個籃子也是最大的。
菜園里的紅柿子,挑選紅紅的,但還沒有發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