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太聽到這話,喜笑顏開,“吳大人勤政愛民,而且公正廉明,是個好官,將來一定能夠升官,為民做主!”
吳管家聽到這話,也非常開心,也希望自家老爺能夠官運亨通。
放下車子里的禮品,留下三十兩銀子,吳管家便告辭離開。
即使趙老太留他吃飯,但吳管家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并沒有留下來。
趙老太讓云氏拿了一些干棗子,裝了一籃放在馬車上,還有兩壇子云氏熬好的番茄醬,以及吃法,都交給吳管家,算是回禮。
吳管家搬東西的時候,村里人都看到了。
現在看到趙老太一家又得到縣令大人的賞賜,更加羨慕。
吳管家臨走的時候,小聲說:“過段時間,知府會推廣騸豬的手藝,會派人來學習。我家老爺知道,這是你家的獨門手藝,不會讓你們吃虧,到時候會讓他們交學費。怎么樣?”
聽到這話,趙老太連忙說道:“吳管家,其實縣太爺已經賞賜我們這么多,我們已經心滿意足,感激不盡。這是縣太爺的政績,只要其他地方的人來學,我們就教,絕對不藏私。”
騸豬賺錢不少,但趙老太也沒想著一直讓大孫子干騸豬的活。
“那就好。咱們云陽縣,你家這手藝,還能賺幾年的錢。”吳管家說道,“其他縣城,學會了,對你家影響也不大。給你家學費,你就收著,畢竟這是你們家研究出來的,就該給你家。
好了,時辰不早,我也該回去了。以后去縣城,有事直接去吳家找我,門房那邊我交代了,只要是你家,立即帶過來找我,不用等待。”
趙老太感謝,“多謝吳管家。”
吳管家走后,趙老太趕緊開始整理這些東西,也那些看熱鬧的,也擠進來看看。
“三嬸子,這騸豬的手藝,不僅賺錢,縣太爺還賞賜你家了,這可是天大的體面啊!”一個婦人說道,眼含羨慕。
不過有些事情是羨慕不來的,家家都養豬,怎么別人沒發現騸豬的手藝呢?所以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腦子,更不一樣。
“就是啊,這縣太爺賞賜三嬸子家很多東西,哎呦喂,這布料是絲綢,天哪,我要是有這樣的一塊布做的衣服,死了我也甘愿!”
“布料,筆墨紙硯,還有三十兩銀子,我的天哪······三嬸子家的日子真是令人羨慕啊!”
······
這樣的消息,一會兒就傳遍了四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