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縣令對那些作坊的東家說道:“這事情,本來就是你們做得不地道,既然你們學了人家的工藝,就要賠錢。”
“可是我們才剛剛開始學,還沒賺錢呢,也不知道有用沒用。”這些人舍不得,那可是五百兩銀子啊。
對他們來說真不是小數目,一時間拿不出來。
劉縣令見狀,這些人沒有底線,幸虧之前早就堵住了污水處理排放,要不然指不定把河水污染成什么樣呢!
“本官來跟你們調解,也是希望你們不要鬧得太難看。”劉縣令冷聲說道,“你做事不地道,被人抓個正著,反正本官按照律法規定判決。
雖然你們或許不用出那么多錢,但后續的污水處理劑,趙家如果不提供了,你們必須減少產量。如果排污水,直接查封。”
“大人,這······”
“哎,早知道就算了,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些人雖然嘴里這么說,但心里竊喜,只要能學到趙家的工藝,能夠提高工藝生產水平,自然就能夠賺回來銀子。
他們仔細對比自家有絲草做出來的書畫紙和書寫紙,質量遠遠比不上趙家生產的。這也是他們花錢收買人的原因。
在劉縣令的一番調解之下,達成和解。
一家賠償趙家五百兩銀子,五家就是兩千五百兩銀子。只要那幾個吃里扒外的工匠,按照契約,把工錢賠償回來。背叛了趙家,那就給趙家白干。
這些都是小領導,一個月能有三兩銀子,有的已經在里面干了一年,幾十兩銀子,全部賠償。
不愿意賠償,那就坐牢吧。
兩條路,隨便選。
這幾個人覺得自己有手藝,賠了錢,可以去其他作坊做事,并不會有太多的損失。
事實也是如此,賠了錢之后,這些人光明正大去了其他造紙作坊做事。
趙志勇生氣,“這些吃里扒外的東西,我倒要看看他們在那些作坊里做不出來好紙張,人家還重用他們嗎?”
趙靈芝冷笑,“當然不會重用,那些人可不像咱們家只是讓他們賠錢,達不到目的,可能會要他們的命。
算了,別人的事情,咱們管不了,這五個人都是外村的,看看是誰家的親戚,誰擔保的,連坐懲罰,就算不罰錢,直接開除,不能讓他們在作坊里做事。”
“不管是誰,都要開除嗎?”趙志勇有些猶豫,“其中一個族長大伯兒媳婦的娘家兄弟,也是玉河的舅舅,他去了宋元山的作坊。當初進作坊,當時大嫂子作保。”
趙靈芝眼神冰冷,態度堅決,“不管是誰,全部開除。如果這次不嚴厲處理,以后還會有其他人這樣做。這一次,嚴厲處理,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