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她想開口說點什么的時候,劉憫當即一抬手,示意她先別說話,聽他說。
劉憫:“玉姝小姐,我還是那句話,咱倆之間,沒有那么多謝不謝的。記得之前在[壽春],若不是你屢次出手相助,恐怕也就沒有我劉憫的今日了。當時群狼環伺,內有對我并不信任的你父親袁術,外有與我有血海深仇的孫策,正是你的穿針引線,明里暗里的相助,才讓我最終成功脫身,并得到拿下[冀州]的絕佳戰機!因此,我是非常感激你的!而我今天所做的,也是為了報你的恩情!”
有情有義!
這是主帳內的眾人,對劉憫下的定義。
雖然說起來,大家早都對劉憫的人品已經認可的不能再認可了。
但每每遇到如此相似情形,總是讓人禁不住感動不已。
……
玉姝回[壽春]去了,為的是向她父親匯報好消息,讓那病榻上的袁術,能緩過一口氣來。
但她沒說,什么時候回來。
其實,劉憫這邊,并沒有怪她這次的立場站在了袁術那邊。畢竟說起來,她的做法也沒錯。
誰會置老父親的生死于不顧呢?
說起來,還是玉姝自己心里頭過不去。
因為,在這次這件大事上,玉姝選擇了親人這邊,而忽略了愛人。
她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劉憫,無顏再面對他了。
而老劉呢,隱隱約約中,也能猜到玉姝的心思。但還是那句話,現如今的他,顯然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考慮兒女私情的問題。
這[壽春]之戰眼看著打不起來了,劉憫只能作別的打算。
說起來,這次[淮河之行],也并不能說毫無收獲。
至少,十五萬江東軍,還有劉憫那位一生宿敵——林奇龍,都因為此戰,被滔滔淮河水所吞沒,永遠從九州大地上抹去了嘛!
翌日清早,淅淅瀝瀝下了一夜的雨,停歇了。
走出主帳的劉憫,當即決定,全軍齊齊登船,回撤江東。
至于下一步打哪,再做計較!
可誰知,就在眾人登船之際,蘆葦蕩前的淮河[火龍暈]段,又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極其雄壯的水軍!
定睛一看,這支大軍的戰船數量,不下于兩百艘,且都是艨艟巨艦級別的。
見狀,已經站在甲板上的劉憫,不禁放下了手中的土望遠鏡。
說起來,九州大地上,擁有成建制水軍的諸侯,本就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