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余江后,趙坤感覺身上的事一下子多了不少;趙宅大大小小的事不用他處理,但是周管家還是要跟他匯報一下。
趙坤比較看重糧行和護院,這個世道,武力和糧食,永遠是最根本的保證;前者能讓自己不餓肚子,后者能保護自己不餓肚子。
所幸周管家處事精干,心里雜念又少;要不然趙坤回來一趟,還要處理家中貪腐之事,那能煩死他。
趙坤現在武力不小,半百的持槍護院,比鎮上的保安隊人數還要多;背景不明,能搞來許多洋人的稀罕玩意,還從洋人手中買了一大批軍火。
這就讓本地人十分忌憚趙坤,雖然眼紅,但是絕對不敢貿然出手;周管家一家都在余江鎮,要是生出一點不該有的心思,那會連累一大家子人。
貪了的話,該拿多少合適?
少了不值得,多了就要跑路,而且現在世道不安全,他們一家子帶著一大筆錢,能夠跑到哪去?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給趙老爺做事,而且趙坤給的也不薄,單單周管家一人的薪酬,便能讓一家十三口人舒舒服服的過上好日子。
除了處理家中之事外,趙坤還要抽出時間來背誦道經典籍;這關于到他能否修行練炁,在趙坤看來,這事可比賺錢重要的多。
只是回到余江,身邊沒有可為他解惑的師兄;趙坤遇到典籍中晦暗不通的地方時,只能先記下來,等回山一同向師兄請教。
上午,周老板面色紅光的走進趙宅,一見到趙坤,連忙哈哈大笑的高喊趙老弟。
看到姓周的蟄伏模樣,趙坤便知道他賺大了,那機械手表和打火機肯定賣光了。
喝茶聊了一會后,姓周的直接開門見山,想要再拿一批貨。
不過趙坤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面露難色的遲疑了會;隨后才慢聲對周老板說道,國外的走貨量是有數的,而且他最近和美利堅的商人談成了生意,每個月需要供給他一批貨。
周老板聞言頓時臉色一變,不過在知道洋人不在國內販賣手表后,臉色正常了一點,但還是心有不甘。
貨就這么多,別人多拿一些,他就少賺一點;早知道當初就大膽一些,每月五百塊,根本不夠他賺的。
所幸趙坤沒有完全堵死周老板賺錢的念頭,答應提前七日給他貨后,姓周的才笑咧咧的離開趙府;并且離開前還和趙坤說道,他從杭州帶了點好茶,一會讓下人給趙坤送來。
周老板離開前,趙坤才提了一嘴威哥的事情,囑托他可以找下人試試效果后,再來和他商談。
呵~!
等姓周的離開后,趙坤才輕笑一聲;這老貨當真是個標準的商人,要不是他答應提前給貨,恐怕姓周的連茶根都不給他。
下午再次會見了幾個本地士紳,一共來了五個,這五人手中的土地占據余江鎮近三成的份額;算的上一等一的大地主了,其中兩人手中的土地幾乎是村連著村,而且離趙宅出鎮的方向比較近。
“諸位都是手握數千畝田地的鄉紳,在下今日邀諸位前來趙府一敘,主要是想和各位談談這田地的生意。”
此話說完,五位地主臉色盡皆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