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城主府。
在得知墨家的人潛入桑海后,贏侈便安排人手準備將呂不韋送回去咸陽去。
呂不韋不會武功,出事就不好了。
雖然呂不韋現在退居幕后,手中的權力都交了出來,死活都不重要,但是他這個人活著可以釋放一個信息。
釋放秦王是一個容得下人的信息。
連呂不韋都能活著,韓王、魏王、楚王、齊王都能活著,七國的人民又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典慶和墨鴉走一趟吧。”
“送到魏地就有人接應了。”
前腳剛剛把呂不韋送走,后腳贏侈就接到了儒家伏念的求見。
原本伏念的打算是既不管燕國和墨家的事兒,也不得罪秦國,本著兩不相幫的心態站在局外。
可他既然知道了燕丹的目標是贏侈,想要置身事外那就不可能了。
無論燕丹成功與否,只要事后秦國和羅網知道了這件事,對于儒家來說就是一場大災難。
權衡利弊之后,伏念決定見一見贏侈。
“伏念他來做什么”
贏侈忽然想到墨鴉和白鳳被荀子扔出小圣賢莊的事兒。
“燕丹和東君到桑海了吧”
“算路程已經到了,不過跟蹤他們的人跟丟了。”
“看來伏念是個聰明人。”
贏侈讓驚鯢安排伏念到客廳。
少時,城主府的客廳中。
贏侈接見了伏念。
伏念也沒有浪費時間,開門見山的說道,“燕國太子丹和太子妃前不久來到了儒家。”
“伏念先生一路走來應該累了吧,喝口茶慢慢說。”
侍女看茶,贏侈示意伏念落座。
伏念跪坐在地,而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著便繼續說道,“儒家之人都是讀書人,不喜歡爭斗。”
“燕國太子丹的來意,我們并不知曉,但有一種可能。”
伏念這是在告訴贏侈,儒家一開始的決定。
在燕丹出現的時候,他們連燕丹的來意都沒有問,便直接拒絕了。
而后面的結論是他們的猜測。
但八九不離十。
“讓我猜猜,秦滅韓魏齊楚,燕丹坐不住了,他選擇來到齊國,一個是齊地與燕國接壤,如果秦國要對燕國動手,必然出齊地出兵。”
“所有他想要讓齊地亂起來。”
“齊地一亂,秦軍就不可能北上攻打燕國。”
“而讓齊地亂起來的方法眼下有那么一個。”
贏侈負責坐鎮齊地,穩定軍心與民心,讓齊地盡快從被滅國中的陰影中走出來,徹底的成為秦國的土地。
蛇無頭不行。
贏侈現在就是這顆蛇頭。
原本贏侈不知道燕丹想干嘛,但是燕丹帶著東君來到桑海,他就知道了。
兩個目標,要么是他,要么是呂不韋。
呂不韋已經被他送走了,那么他就成為了唯一的目標。
伏念眼底一抹驚訝之色閃過,他和顏路是接觸過燕丹才往這方面去想的,而贏侈卻是直接道出了他們的猜測
倒不是伏念和顏路的腦子不如贏侈。
而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位置不同,看事情的態度也就不一樣。
伏念得到燕丹和東君來到桑海的消息,第一時間肯定是從儒家的角度去看待,兩人來桑海會給儒家帶來什么影響。
就如同贏侈帶著五萬大軍來到桑海的時候一樣。
而贏侈得到燕丹和東君來到桑海的消息,第一時間肯定是從秦國的角度去看待。
贏侈的金剛不壞神功刀槍不入,防御力比典慶都高。
普通的刀劍根本破不了防,傷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