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個時候李牧還沒有被東皇太一給擺平的話。
“走吧,去看看韓非那里的情況如何了。”
贏侈轉身下了城樓。
事實上他并不是太擔心儒家的情況,就如同農家一樣,田光、朱家、陳勝吳曠這些人不是反秦么
那就讓他們消失好了。
讓田猛、田虎、田仲、田蜜、司徒萬里這些愿意親近秦國的人管理農家。
儒家也是一樣。
伏念和顏路不識抬舉的話,讓他們消失并不難。
韓非、李斯儒家出身,又是荀子高徒,完全有資格和能力接手小圣賢莊。
荀子在小圣賢莊,是沒辦法動手。
但伏念和顏路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小圣賢莊里吧
桑海,小圣賢莊。
韓非沒有和張良一起,張良是儒家的三當家,韓非是代表的秦國。
小圣賢莊門扉打開,如果當日贏侈來訪時一樣的畫面。
伏念、顏路、張良都出現在大門外迎接。
儒家注重禮節和規矩,迎接贏侈的規格和迎接韓非的規格自然是不相同的。
今日荀子并未出現。
讓師父出門迎接弟子
韓非怕是要折壽。
流程走完了之后,韓非故作松了一口氣的模樣揉了揉肩膀,“儒家什么都好,就是這套規矩不禁每每讓人腰酸背痛。”
“若是荀師叔聽到你這話,恐怕就不是腰酸背痛這么簡單了。”
顏路笑著打趣道。
韓非無語的翻了個白眼。
他是小圣賢莊里最聰明的學生,也是最不喜歡守規矩的學生。
荀子本人倒不是特別在注重這些。
但是為人師表應該做好表率。
總不能讓弟子們有樣學樣吧
韓非雖然年紀不大,可輩分很高,荀子在儒家的地位超然,作為荀子的弟子,韓非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眾人的關注。
“師父他還好吧”
韓非與伏念、顏路并肩而行,一邊問道。
與贏侈來時氣氛截然不同。
此時此刻的氣氛十分輕松,完全沒有絲毫的壓抑和緊張。
韓非也是如同一個多年未歸家的游子。
對小圣賢莊充滿了思念。
“荀師叔一切安好,知道你要來,特地準備你愛吃的飯菜。”
“是嗎”
韓非的眼底閃過一抹愧疚,他這次可是帶著目的而來的。
伏念、顏路越是熱情,他越是覺得愧疚。
不過韓非也是心智堅定之人,既然決定了,那就一定會拼盡全力去做。
而且他也從贏侈的口中得到了秦國的底線。
儒家只能是秦國的儒家。
雖然小圣賢莊有荀子坐鎮,但是比起秦國的大軍,不要說五萬大軍。
哪怕是面對一萬大軍,一個人的力量都太渺小了。
這也是為什么東皇太一以及陰陽家五百年來都在追求天人極限。
天人合一的境界也還是屬于人的范疇。
只有超越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達到的真正的超脫。
那時候,五萬人和一個人就沒有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