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很窄,大軍無法展開。
蒙恬組織了數次進攻都被大鐵錘帶人打了回來。
倒不是秦軍不給力,而是這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攻防雙方本就不對等。
換做是秦軍防守,大鐵錘那點兒人死光了恐怕都上不了半山腰。
“雪山關隘要道中的燕軍數量不多,而且大多數都是傷員,能戰之人不到兩千。”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物資不夠了。”
“無論是弓箭,糧食,還是衣服,炭火都不足。”
“若不是大鐵錘一個人撐著,恐怕燕軍士兵全部都要跑光了。”
簡而言之四個字,軍心渙散。
而這也正是贏侈想要聽到的。
他就記得蒙恬率軍攻打燕國的時候,燕王沒有怎么抵抗,是燕丹一心想要守住燕國。
只不過燕丹手里沒有多少軍權。
燕國大部分貴族都想著投降。
燕國亡了,他們依然是貴族,秦王沒有動其他國家的貴族,自然也不會動燕國的貴族。
“派人把大鐵錘已死,燕王和薊城的貴族們準備投降的事情告訴他們。”
“也告訴他們督亢大營的燕軍是不會派出援軍的。”
“不僅沒有援軍,物資也不會給他們。”
“他們拼死守在這里沒有意義。”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這種險地,贏侈不想用秦軍士兵的命去填。
而且這樣的戰斗是真的沒有意義。
燕王都不想打,燕國的貴族都頻繁來往書信聯絡秦軍,希望燕國投降后能夠得到優待。
其中贏侈收到的信是最多的。
畢竟他是距離薊城最近的,也是燕國貴族能夠接觸到的最粗大腿。
山下,秦軍大營。
蒙恬和章邯兩人坐在大帳之中,秦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入燕地,他們根本就沒有把燕國放在眼里。
可到頭來卻被一座小小的關隘擋住了去路。
二十萬大軍被幾千殘軍敗將攔住。
說出去都丟人。
可是贏侈已經明確的下令,不允許用士兵們的性命卻填。
大軍掌握在蒙恬與章邯的手中。
但是贏侈有節制二人的權力。
“今天是第幾天了。”
“過了子時就是第十七天了。”
“區區幾千殘軍敗將擋住二十萬大軍十七天,這事兒傳出去,我們豈不是要被人家給笑死”
“這也沒辦法,雪中作戰本就艱難,燕軍雖然人少,但是占據險要之地,洛陽君又不準強攻。”
“明天我親自帶兵上去會一會那個燕國將領吧”
“不可,蒙將軍乃是一軍主將,還是讓我去吧。”
就在蒙恬和章邯商量著如何辦的時候。
一名士兵在賬外求見。
蒙恬把士兵招進來,詢問,“什么事”
“洛陽君派人送來了一具尸體,說是燕軍守將大鐵錘的尸體。”
蒙恬聞言立即站了起來。
他快步走了出去,大笑著說道,“破敵之日就在今夜”
章邯也是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