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又重組了米多涅城的市鎮廳,暫時設置了農業、營造、商業、教育四個署的框架;所有成員加起來也不過十幾個人;事實上全軍能夠正常書寫閱讀的也不過百余人。但是總算有個一個開端。
而完成這些準備工作,距離上次擊敗進犯的“利古里亞”兵團,時間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周了……接下來,就是集結兵鋒所向本郡郡城阿塔納;也是傳言中潰敗后的倫巴德軍隊殘余,最近匯集之所。
然而,當傾巢而出的五千名士兵,一千多名受雇武裝民夫;抵達郡城阿塔納后,卻發現整座城市一片混亂,基本是不設防的狀態;于是,江畋在短暫接管城防,收集物資和招募兵員后就再度啟程。
接下來,是尼永郡、格里尼昂郡,蒙特利馬郡;都沒有再遇到像樣的抵抗和成建制的敵人。就算有少量留下來的倫巴德駐軍,以及部分本地守備隊,也是望風而逃或是一哄而散;根本毫無斗志。
因此,在一路光復足足十多個城市,并委任了相應的臨時市政官員,就地招募和武裝了若干臨時自衛隊之后;江畋麾下的自由軍/游擊兵團,也迅速擴充到了一萬多名士兵;整整三十一個新舊聯隊。
雖然,除了少量收編來的王國殘兵和守備隊外,其中大多數人都嚴重缺少訓練,但都是實打實的壯丁和青年,并且得到了相對充分的武裝。因此光是在大路上行進起來,就是旗幟連云、煙塵蔽日。
而在這一路過來之后,江畋也發現自己的計劃,似乎有些過于保守了;因為,自從“利古里亞”兵團在米多涅城戰敗之后,逃走的那些倫巴德殘兵敗將,就再也沒有能夠恢復軍隊建制的機會了。
其中理由很簡單也很意外,這些倫巴德軍隊一路過來,將沿途禍害的不淺;因此,當這些敗兵逃亡落單的時候;就不可避免遭到了鄉野當中,自發聚集起來的鄉民,此起彼伏的襲擊和報復不斷。
以至于在自由軍前進的方向上,一度在路邊掛滿了,許多被剝光的倫巴德士兵的尸體。而提前聞訊前來投軍的鄉土壯勇,更是自備武器和坐騎,早早等候在了自由軍的前路上。江畋當然沒有拒絕。
只是發給若干路費,獎勵和勸退了其中年紀過大,或是身體不適合隨軍的人選;而收下其中的青少年和壯丁,另外編成了五個不滿編的輔助連隊/預備連隊;然而,相應軍官和士官就開始不夠用了。
為了保持主力的控制力和基本戰斗力,江畋只能在這些投軍者中,按照資歷和經驗、鄉土親緣,讓他們推舉出帶隊的臨時軍士和士官;作為權宜之策緊接著,江畋又順勢一路貼出了許多懸賞告示。
用來懸賞那些流散地方,可能造成治安和社會秩序問題的倫巴德敗兵;其中活捉一名士兵換取十埃居,殺死一名也可以用衣甲和身牌換取五埃居;而軍士、士官和軍官的價值,則是逐步加倍。
因此,當江畋率領的自由軍/游擊兵團,迂回穿行過了五郡之地,最終抵達了德隆行省的首府——利夫龍近郊之后;就已經收聚到了一千多顆的人頭,還掌握了至少一千五百多名的倫巴德俘虜。
然而此時此刻飄揚在省城上空的,卻是入侵倫巴德軍的兩大兵團之一,“威尼西亞”兵團的墨綠持劍鷹旗。這也意味著,在這座省城利夫龍之中,至少聚集和駐守了三到五個大團的倫巴德軍隊。
雖然事先收集到的消息,北意/西羅聯軍的地盤劃分,德隆行省被歸屬倫巴德侯國的控制。因此作為一南一北兩個兵團的分工,其中相當部分的倫巴德士兵,都被派出去籌集糧秣/搜刮抄掠地方;
但是,這座城市里至少還有兩三千名的倫巴德軍隊;而且是在北意大利長期亂戰中殺出來的職業士兵;并非江畋眼下聚集起來的這支軍隊,所可以強取和硬攻的對象。所以,還得設計巧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