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首都大區衛戍軍團中,為數不多的中堅和骨干部隊;來自歷代西帝國流亡者,擇選精壯所組建的堅盾團。隨著他們迅速填補了戰線
,也暫時遏制了前沿戰線,射手連隊擴散開來的潰散之勢。
厚實的大盾不但為他們擋下了,來自百米之外火銃攢射的大多數鉛子如雨;也掩護著這些殘存下的射手連隊,在督戰軍官的鞭策和叱罵下,重新聚攏成一道道不規整的橫陣,又迫不及待對射回去。
但是,這時候遠方城墻上的第二輪,第三輪炮擊,又緊接而至;這一次至少有二三十枚炮彈,盡數落在了被填補起來的前沿陣列中;相繼擦過地面又飛舞亂跳的鐵球,毫無阻礙的轟碎大盾和士兵。
又趨勢不減多少的撕碎、貫穿、砸翻了多名士兵,轉眼就在密集陣列的人群中,開出了一道道血肉橫飛的曲折通道來。就在余下大盾兵,前赴后繼試圖重新填補上缺口的同時,對面攻擊緊接而至。
那是一道道升騰而起的黑爾火箭,如同碗口粗一人高的碩大火箭,拖著曲折盤旋的煙跡滾滾;以一種看似緩慢卻又讓人格外煎熬的速度,帶著瘆人的尖銳呼嘯,接二連三擊墜在大盾兵陣列的后方。
接連響起的爆炸轟鳴和火焰濺射燃燒的滋滋聲,幾乎散布式波及了大盾兵后方,整裝待發的十幾個滿編連隊;氣浪滾滾的將他們掀翻、吹飛驅散開來,或是被四濺火焰灼燒著驚慌失措的亂跑起來。
而這時候,對面那些自由軍火槍手,所組成深藍與銀白色調的陣線,也在小跑沖刺的鼓點節拍中,緊接無暇的沖到了十多米的距離內;然后隨著一陣齊刷刷的突然停頓,抵近放射的密集鉛丸迸出。
這一次,大盾兵們賴以為防護手段的弧面盾,就再也沒有辦法抵擋了;頓時就被當面碎屑四濺打的節節后退,或又是渾身僵直飆血著頹然倒地。然而內側暴露的大盾兵,卻毫不猶豫爭相投矛而出。
如同憑空交叉亂長的樹杈一般,也頓時貫穿了一些沖擊過勐,站位過于靠近的自由軍火槍兵。然而,緊接著從這些藍衣火槍兵的背后,就突然飛出一片冒火花的球體;轟然作響的炸裂在盾兵叢中。
….
而這一次,這些一直表現堅韌不拔,死戰不退的大盾兵們;也終于忍受不住兜頭轟炸的威力,當場失去指揮和次序而亂哄哄,轉眼之間就被淹沒在了藍衣火槍兵陣列,所挺舉起來的刺刀如林當中。
因此,在迎面開戰的幾個小時之后,波利斯率領的王朝軍/首都衛戍軍團,就在正面戰線上被攻破,并且出現了一個長達數百米寬的深凹陷部。這種急轉直下的不利局面,卻出乎波利斯意料和判斷。
他甚至有些后悔,為了威懾南線那些敵人的需要,再加上為了提高行軍速度的考慮,沒有帶上他使用頗為順手的那些炮兵。不然,就算射程和威力不如敵方的重炮,也可以遏制和打亂敵軍的攻勢。
因此他哪怕再不甘心,只能當機立斷的下令:「吹號,讓上下諾曼的幾支民團馬隊,和皮卡第的勇士團、鄉紳騎兵,分別自左右兩翼出擊,進行迂回牽制和支援,并伺機側面突擊敵軍的后隊。」
「傳令,大加斯科涅人團和比利牛斯邊疆義勇團,以散隊陣型進入中線戰場,準備迎接來自遠程火器的沖擊;尹芙琳團、埃松團、德瓦茲團,馬恩堡團,繞過中線戰場,追隨騎兵從兩翼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