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羅慕路斯兄弟的神啟之地,歷經千百年興衰起伏的七丘之城。當然了,眼下的這座羅馬城,其實是經歷了西羅馬帝國毀滅,意大利本土蠻族化的大破滅時代后;從一片荒蕪和廢墟中重建的。
因此,當初羅馬城最衰敗的時候,已經淪為一座只有四五萬人口,盤踞在大片古代遺跡和廢墟中;依靠宗教朝圣來維持的邊緣小城。直到伊蘇利亞王朝為首的再興帝國重新崛起,收復了羅馬故都。
然后,又被不斷加以修繕和興建,作為再興帝國的西部重鎮和海陸樞紐,充當數次十字軍西征的前進基地和帝國軍隊的集結大本營;等到再興帝國的分裂/西帝國的建立,再度興修和擴建了羅馬城。
再加上后來與東帝國往復拉鋸的歷代戰爭。因此現如今的羅馬城,與另一個歷史先上的羅馬,已是大相徑庭的產物;由古代七丘之城的舊址,宗教圣地的羅馬城,以及帝國首都的新城區嵌套而成。
兼具首都、宗教圣地和部分堡壘化的大都會;尤其是位于七丘臺地邊緣,所建立起來的環線大小堡壘,以及高聳的外圍城墻,還是東帝國的最后一次光復戰爭時;圍攻羅馬所留下的城塞產物之一。
現如今,這座融合了古今歷史的千年之城/母狼哺乳之地,已然在他的面前展露開了,宛如披著輕紗的熟美貴婦一般,欲拒還迎的曼妙身姿。因為久無戰事的緣故,城墻依舊被維護的相當體面光鮮。
那是梯次秩比、密密麻麻的紅頂樓房,無數尖頂、圓頂、方頂和三角坡頂的建筑群落;逐級延伸而上的一處處山丘和臺地;間雜著古代神廟、教堂、浴場、斗獸場、競技場、歌劇院、大市場、皇宮……
由乳白和淡黃條紋大理石雕塑,裝飾而成的玉帶一般的環形墻圍,宛如花瓣綻放一般高低錯落的層層城堞;高聳巍峨的雕花城門和密密麻麻林立的柱壘、塔樓,還有每隔一公里簇立的大中型城塞。
森森然突出的棱角和陡峭斜面,大小散布的射擊孔、牒口和下行傾斜軌道;正在昭示著濃重的戰爭色彩。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城墻和堡壘,在江畋的超凡手段面前,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只是這座羅馬城實在太大了,作為常住數十萬人口的大都會,光是外圍城墻的周長,就有十多公里。雖然導致了防守兵力的過度分散;但同樣也不是已經登岸的兩萬王國軍,可以輕松封鎖和圍困的。
除此之外,先前港口的激烈攻守戰,雖然成功擊潰了西帝國迎戰的三個軍團,卻也讓王國付出了兩三千人的減員;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迅速補充的。至少重新渡海而來的增援,還需要一些時間。
因此,江畋將陣壘設立在了,以某位再興王朝的皇帝命名的馬西尼門外,進行短暫的修整。同時以少量騎兵牽制和監視,其他十幾座城門。與此同時,江畋也接二連三迎來了羅馬城內好幾批的私人信使;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