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潰了這股暗中阻道的賊寇之后,沿著噴赤河流經的谷地,繼續前行十多里;就是大月氏都督府二十四州之一的盤越州;古時也稱之為阿奴越部,乃是當初李嗣業奔襲小勃律國的第一個中轉地。
亦是吐火羅故地最西邊的較大部領所在;最當初的大月氏都督府二十四州;就是依照當初隨吐火羅王突厥葉護阿史那烏沙,一起前來覲見的大部首領酋長進行敕封的,因此各州地盤有大有小。
(今阿富汗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首府法扎巴德市周邊。)
基本就是以相應部族的領地和活動范圍為標準,也由此留下了不少爭端的首尾。直到梁公分兵南征五方天竺,再度劃分地界和歸屬,才將其逐步穩定下來。像阿奴越部本是一個松散的部族聯合。
主要位于一片群山懷抱的狹長盆地中;也因此開始接受,唐人在此筑城和建立驛站、道路和橋梁,轉變成了半定居,半游牧,兼帶過境商貿的生產生活方式;除了道路沿線的少量安西駐軍之外。
盤越州境內還有五家中小諸侯,其中兩家唐姓后裔、兩家遷移而來的粟特人,一家歸化的本地土族;都不算是什么有力的藩家。從常理上說也沒什么余力,暗中收留和供養、驅策這么一支盜團。
但是,順著季節性消漲的噴赤河下游,越過了盤越州西面延伸出來的橫臂山丘;就可抵達大月氏都督府的治所漢樓府,吐火羅國故都撥換城阿緩城(阿富汗的昆都士省昆都士市)所在平原地帶。
也是當地大小諸侯勢力交錯之下,各種局面最為錯綜復雜的區域。然而,當都護府調查團,連同數百護兵走出了,蜿蜒曲澤的盤山道之后;卻在遇到的第一座城邑,見到了裊裊升起的煙火點點。
按照多次往來于此向導的介紹,這只是一處位于山腳坡道邊,名為蘭伽的小城;也是進入吐火羅故地的第一站,作為走出山區的商旅,就地停歇的落腳點;從小型貿易市鎮發展起來的城邑所在。
但是此時此刻,卻已經被人攻破了城門,焚燒了城外的集市、作坊和成片民居,又在城內大肆燒殺擄掠。因此,從山腰上望下去,除了煙火繚繞之外;還可以聽到隱約的廝殺、怒吼和哭嚎聲聲。
見到這一幕,已經沒有什么好說的;隨行的連云堡守捉兵,當先沿著盤旋山道疾沖而下;又在接近這座充斥著平頂建筑,和土壘、棚屋的小城附近,瞬間分成了兩隊,從左右翼殺入敞開的城門。
而后,是策馬奔馳而下的數十騎隨團護軍,他們身披閃亮的山紋甲或是魚鱗鎧,身后抖擻的大氅和披風,就像是翱翔的鳥翼一般迎風飛舞著;手中端持著多節馬槊和三尖斬刀、陌刀,縱掠如風。
幾乎是一個照面的瞬間,就爭相沖殺進城外燃燒的集市、坊區,將那些從四處倉促聚集起來,服色雜亂的不明武裝人員,成片成片的迎面踹倒、撞飛,踐踏而過,又挑飛、斬殺的滿地血肉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