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還有一個牽連著中土的巨大秘密,始終伴隨著歷代的西河郡王蒙池國主。令他能獲得意料外的強援和獲益良多,也不得不承當起,必要的義務和重大干系;乃至為了守密而行滅口之事。
所以,要想在河中諸侯之首,眾所矚目的宗藩之長——蒙池國,走出這關鍵的最后一步;就必須先行禍水外引,讓動亂和騷變的火焰,在其他地方騰燃而起;才能掩護蒙池國內正暗中發生的劇變。
或者說,從那位中土大唐派來的“妖異討捕”,出現在都護府境內時;他就已經開始暗中布局了。雖然其中也出現了一些波折和意外;現在,顯然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最后收割攤牌時刻。
想到這里,他不由看向了殿門外;渾身纏滿了勒入身體的鎖鏈,又被多支粗大鉤矛,死死釘在地上的一具異變體。那正是當場被捕獲的明闕羅,也是那位“討捕御史”派人,謀刺王廷的鐵證如山。
當然了,他與對方并無愁怨,只是太過時運不濟,在這個節骨眼上;自己送上門來了而已。此人最大的不幸,就是恰巧見過,那位“妖異討捕”的本尊。但按照他的計劃,昨夜并不是最好的時機;
至少還有一些人,沒能安排到場,成為這場殺戮的犧牲品。這也是他踏上最后一步,所必須排除和解決的妨礙。雖然他們曾擁護和支持,初來乍到的年輕郡王,也在收權和削弱外藩中,出力甚多。
但是,此輩久任“三管四領”的權位與威望;卻在李歸元全盤策劃的最后一步,反而成為了他最有力的妨礙。這些世代忠于蒙池王廷西河王府的重臣們,同樣也是最為保守和事求穩鍵的一批人。
相比那些出身不易,卻難掩野心勃勃,或是熱血沖動的新進直臣;這些資深元宿、老臣們,很大概率是不會支持;身為國主的李歸元,公開挑戰以東土大唐為核心的宗藩體系,甚至為此翻臉成仇。
所以,被朝廷方面派來的刺客,當庭刺殺國主不果;卻被殃及池魚,就是他們可以接受的最好結果了。這樣,李歸元不用再費事的鎮壓,他們各自所代表的門人故舊、親族子弟,而只要加以優撫。
再提拔一些子弟,就能迅速安定人心。也將三管四領的位置,暫且空缺出來作為某種預期。只可惜,身為三管之首的內宰簿周,正巧不在城中沒能一并送走,又不免要在事后,費上更多的手尾了。
但不管怎么說,李歸元特定讓人留下,這個現場擒獲的“兇手”;就是為了用作最后的誓師祭旗,以為死難的諸多王臣報仇為由,發動舉國之力,征伐和鎮壓那些,涉嫌參與此事的諸侯外藩……
與此同時,被穿架起來的“明闕羅”,卻突然發出了一陣持續的嘶吼聲;緊接著,有大顆大顆的淚水,從他眼中異化的昏黃眼眸中,滲流下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