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萊茵河中游北岸的阿爾奇堡,乃是在一座由商人團體“盤石會”,在河口集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邊境開拓領/自由城市;也一度成為南部黑森林諸侯領,和東西兩大帝國邊疆的貿易樞紐。
只是黑森林的持續擴張,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侵蝕和摧毀了,南部黑森諸侯世代的經營和多年開拓成果,也變相影響到了,這處重要貿易節點的大部分繁榮景氣;因此,作為趨利止損的商人團本色。
由多個不同背景的商團/獨立大商人,組成的貿易團體“磐石會”,早在兩年前就通過一項合議;將這座兩萬多人口的小城,連同衍生的一切權利和收益,以一千六百磅白銀賣給一位薩克森貴族。
因此,現如今扼守著這處,萊茵河橋梁與渡口的河口城市上方,正飄揚著代表這位遠道而來,薩克森貴族/森林酋長的白色黑鷺旗幟。當然了,在這個交易和接管的過程當中,也發生了一些不協。
根據城墻上被修補的痕跡,以及火燒熏黑的顏色,就是最好的證明。但不管怎么說,這位被稱為“黑鷺酋長”的薩克森貴族,在站穩了腳跟,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其變成了魚龍混雜的群氓之地。
因此,在內堡以外的區域,各種逃奴、流亡者、通緝犯、走私團伙、幫會成員,還有銷贓盜賊,很快取代迅速遷走的本地居民;成為這片尚未完全被侵蝕的中轉地,畸形繁榮和活力的根源之一。
只是無論守在橋頭、渡口的民兵,還是亂糟糟的城下,那些終日醉醺醺的牛鬼蛇神們,或是與夜鶯們糾纏廝混的可疑人員,都不約而同的忽略了,一輛自遠方而來,又迅速駛離城下的無標識馬車。
但實際上,直到這輛門窗緊閉的灰撲撲雙挽馬車,駛離貫穿原野的古代鋪石大路,消失在灌叢和亂石堆中,另一條新碾壓出來的岔路上;才不約而同大大吁了一口氣,若無其事恢復了各自的行事。
這種情況,已在近年持續出現了好一陣子了;有的時候是一支車隊,有的時候是一隊的朝圣者;一小群行腳商人和武裝傭兵,有的時候,則是夜間呼嘯而過的隱約嘈雜聲,和白天留下的雜亂腳印;
最初也不是沒人產生好奇,偷偷的跟隨上去,想要做點什么或是窺探一二;然后,就再沒有任何然后了。所有出去的人都再沒有回來,所屬的團體也受到了,來自本地新城主的警告,甚至是打擊。
甚至將領頭人吊死在城墻上;然后,也有同黨偷偷的前往尋找,但只看見了一些被撕碎的腐敗殘骸,還有若隱若現的怪物,吞噬了大部分同伴;就只剩個別人被嚇得肝膽俱裂,瘋瘋癲癲的逃回來。
然后,其他朝夕求歡、得過且過的人,就更沒那么多余的好奇心了。而在原野的盡頭,這輛雙挽的馬車;不緊不慢的行駛到,大片杉木、櫸樹和枯藤、灌叢,層疊梯次的密林邊緣,道路卻消失了。
隨即,唯一一名開道的黑衣騎手,就策馬走到這片,看似密不透風的叢林面前;伸手取出一只小巧的熏爐,點燃之后搖曳著煙氣散入林中。隨后,各種植被填塞滿滿當當的林中,就傳出沙沙動靜。
緊接著,那些低矮的灌叢和樹上的掛藤、地下盤繞的荊棘,都紛紛向內收縮和消退不少;頓時露出了一個深邃而陰暗的入口。隨著馬車在騎手引導下駛入其中;重新交纏的植被,再度遮掩了一切。
而在密林之中,繼續前進的馬車和騎士腳下,是松軟而厚實的落葉與腐土地面;隨著沉重的鐵骨包膠輪轂的碾過,馬蹄鐵的蹬踏,不斷的發出細碎的脆裂聲,翻出一些宛如骸骨的碎片和爬行蟲豸。
卻十分神奇的沒有陷沒進去,反而像是行進在一張,厚實的草墊地毯上一般;顯得平穩而少有聲息。而掛在車體和馬鞍上的熏爐煙氣,就像提供某種無形的指引一般,不斷的開拓出新的平整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