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子南下廣府的一聲令下,五天之內就籌備齊了,出航所需的一應人手、物料和備件;并且完成了船上的重新武裝。比如,隱藏在甲板下層兩層覆蓋式炮門,以及隨時可隨斜軌推上甲板的巨型床弩和投射器。
還有在甲板下隔倉中,守著三百多名隨時可以披掛上陣,配備復數的槍牌刀劍、火器與弓弩的內府衛士;連帶充當清道、開路和舉旗的隨扈騎士,及其數十匹備用的坐騎等等。這就是身為公室世子最基本的排場。
除此之外,船上自帶的水夫、船工和艙長、大小船頭,也是具備一定戰斗能力,擅長使用短兵輕甲的老練人手;有需要的時候,同樣可以武裝起數百人來,進行海上的跳板、突襲和截擊,或是操作器械防御作戰。
而在其他同行的十幾艘大海舶上,同樣也有數量不等的內府衛士、中衛軍的健兒和外鎮抽調的精壯士卒;及其配屬的甲械坐騎、旗鼓帳毯、物料糧秣;足供千人數月之用。甚至,還有相當部分的夷州義從團成員。
相比成平日久的島內各軍,公室其實還有兩支,相對經驗豐富的武裝;一支就是常年與各種水賊、海盜、私販子,乃至是不明背景的海上武裝,不斷對抗和斗爭在風尖浪頭第一線的澎湖、蘭嶼、綠島等巡檢水軍。
另外一支,則是受到公室變相的資助和扶持,在夷州擁有駐地和補充兵員資格的,數只大型義從團體;只是,他們大多數的成員,都因為任務和委托活躍在海外各地,只有一小部分輪駐在夷州,暗中聽候的差遣。
其中大多數成員在明面上與公室無關,其實來自世臣、藩士之家,算是正編之外的武裝;但因在海外轉戰各地的經驗,往往會吸收一部分資深老手,充入公室軍隊的三衛十八鎮當中,充當基層軍校或是教習角色。
也算是維持承平日久之下的公室軍隊,基本戰斗力的一種手段。此外,還有一只比較特殊的山蠻隊;都是從島內歸化的土族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出色獵手,極其擅長在崎嶇險惡的山地林間戰斗,攀崖走水如平地。
除此之外,就是由來自新洲的諸侯藩家子弟,投效帳下而成的新編旗隊,雖然總數只有百八十號人,但絕大多數人都在苦寒冰原或是蠻荒曠野、遍地水澤或是林深濕瘴的新洲之地,練就了一手絕活或是獨門特技;
最后,才是一班子作為公室門面和掩飾的,夷州本地招攬的奇人異士。但其中真正有大本事的沒有,具體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手段,也是參差不齊;大多數都是形同幻術、戲法一般的程度,只有少數有一定戰斗力。
比如,有人可以操縱燭火化做煙障,滲入穿透建筑和居家陳設的縫隙,大片熏殺周圍可能存在蛇蟲鼠蟻;但是對于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這種臨時的煙瘴也就是短暫目不能視,熏得口鼻刺痛、眼睛通紅的程度。
但也有并非水貨的存在,就是夷州公室曾經支持和扶植過,道門中一個相當生僻和冷門的支系——北帝派。相對其他道門支脈其歷史很短,由玄宗時的道士鄧紫陽創立,起源于江西撫州南城縣的麻姑山的小眾派別。
號稱兼上清之道和正一之法,講究靜思服氣、劾鬼、符水療病等,既習《道德經》、《黃庭經》、《西升經》等,又習法術以交通神靈,除害利人,排邪救旱等,所以又叫“明威上清之道”。主要供奉上清北帝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