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吹石小太郎這么說李云龍就明白吹石小太郎根本什么都沒有聽明白。
人不離道,能離者必定非道。
在道家的世界觀當中世間的一切都必然符合‘道’的定義,‘人’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因為‘道’本身的復雜性,所以必然同時包括了混沌和秩序,這種特性在人的身上也有所表現。
人類的理性就傾向于秩序,而人類的感性則傾向于混沌。
所謂的同時駕馭兩匹烈馬,實際上是修行當中的一種特定的比喻,代指的就是修行者同時駕馭自身的理性和感性。
那不是簡單的在自身的理智和感性之間取得平衡,而是修行者本身既在其中又超乎自身的理性和感性之上,從而獲得一種整體上大和諧的精神境界的描述。
李云龍自己也不過是從先賢的傳承當中學到了相關的理論,說是說的頭頭是道,具體做的話就連李云龍自己都做不到。
所以李云龍把這些東西在平時的交流之中告訴吹石小太郎,更多的是為了潛移默化的傳承,從來沒有指望過吹石小太郎立刻就理解這些東西。
古代的修行者曾經做過比喻說‘大道昭如日月’,因為天地自然就在那里,人人都能看到,所以大道也就在那里,但是能不能理解能不能運用就看你自己的了。
與之相對的,各教正法都是分派系的,種種的術更加都是秘傳。
為什么呢?因為道,法,術當中大道毫無疑問的是核心,可是大道無親并不會偏向任何人,再加上先賢們早就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你要是有本事直接悟道,那么跟你說不說都沒什么區別。
‘法’也可以理解為方法,是各家各派的祖師歷代智慧所積,是已經摸索清楚的前行道路,涉及各家各派的核心教義,當然得分清楚是你家的還是我家的。
排在最后的‘術’也可以理解為方法技術,放到現在就是高科技企業掌握在手中用作核心競爭力的最核心的技術。
這玩意兒表面上雖然受到專利權的保護,可實際上你的競爭者非要山寨,你也拿人家沒辦法!
為了保密只能人為設置各種障礙嚴防死守,否則別人學會之后,隨便套層皮就成了人家的東西,你還拿人家沒辦法。
相比李云龍復雜的想法吹石小太郎的想法就簡單多了,沒有了對自己被其他人暗中咒殺的心理壓力,吹石小太郎頓時活躍起來,各種話題層出不窮,和李云龍聊得很開心。
一直到要離開的時候吹石小太郎才故作不在意的向李云龍提到“神官大人,阿部教授讓我帶個話,他希望能夠來拜訪您。”
阿部教授?阿部次郎!李云龍記得這家伙在自己手上吃過虧之后,就躲得遠遠的不肯再來見自己。
現在怎么突然通過吹石小太郎帶話,想要來拜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