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丈也驚喜起來,這可是這些天他第一次熟睡過去
他抱起自己的孫兒,連忙對青桐行禮。然后問道“也不知法師在哪座觀廟,能不能去拜見”
青桐笑道“我是灌縣金頂觀的,離這里可遠,而且他是在這里的法壇被點醒的,也應當入這里的法壇。等到你們這里的法師狩獵歸來,你去尋他便成。”
這老丈一聽,也是這個道理,再三感謝之后,就抱著自己的小孫子回家睡覺去了。
青桐做完這些,然后就對張巍說“行了,我們走吧”說完,就起身帶著張巍離開。
他這一走,張巍就說“叔叔,都還沒結賬呢”
青桐笑了笑,并沒有說什么,而是帶著張巍就走。說來也怪,這種明顯的逃單行為,也沒有人出來阻止,就連茶攤的掌柜也只是出來收拾桌子,并不阻攔。
難道叔叔能在這里掛單這面子如此之大張巍不由得想到。
而這個時候,青桐則是解釋道“在梅山,法師吃飯、歇腳是不用付錢的。”
嗯還有這種好事
“但是同理,你也不能點菜有要求剛剛店家送上什么,我們就吃什么。如果借宿在別人家,別人安排牛棚給你住,你也只能去住,要不然就換一家。”
“不過一般人也沒有膽子這樣對待法師,會有報應的”青桐笑了笑說。
怪不得,他們一坐下,這掌柜的就送上茶水、豆子和魚腥草。張巍恍然大悟。
“作為回報,我們給他們做法解難也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至多就是在別人家吃住幾頓,也還是主家有什么吃什么。”
“所以,梅山的法師都沒有什么錢,要靠一些活計才能生活剛剛那老丈這里的法師,也要上山狩獵,不然也要餓肚子的。”
這也是為什么那老丈要找青桐這個外來的法師,因為本地法師去山里狩獵了,這沒有十天半個月回不來的。
梅山的法師,都有一些活計維持生活,最常見的就是當獵人。因為梅山法很多就是狩獵法。然后當大夫的,當泥瓦匠的,當屠夫的,當閹豬、羊、雞、牛的騸客的。
行行業業都有
張巍聽到這個,就覺得和他們這些大派的弟子不同。清微派的弟子,是正統道門的弟子,也是講究一個入山清靜修行的。
“那叔叔是干啥的靠什么維持生計”張巍好奇的問道。
然后就聽見青桐道人哈哈大笑。
“叔叔我家中有良田千頃,莊園十余座,仆人上千,主要工作就是花錢游歷”
果然,這有錢有閑的人,才能到處旅游啊
青桐道人說道“你叔叔我俗名叫劉達,家里是灌縣有名的大戶,可不比你現在的家底差。”
如果沒有這樣的家底實力,當年也不能扶持的起張巍父親的發家致富。
灌縣劉氏,是梅山有名的大戶,和金華陳家差不多。
到了天黑,青桐道人和張巍再次借宿一戶人家。他們兩人找的是一戶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家。
倒不是他們兩個嫌貧愛富,而是窮人家里真的招待不起他們。很多窮人家每天的口糧都是定額的,忽然多了兩個人去吃飯,而且又要招待一番,可能真的就要將家里的下蛋雞殺了給你加菜。
所以,有些人為了顯示自己不嫌貧愛富,專門去找窮人家借宿,其實就是增加窮人的負擔,這是成就了自己的名聲,損害了窮人的利益,讓別人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扶貧單位去被扶貧的村鎮扶貧,越扶越貧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因為這些人去扶貧,本身就給貧困地區增加了負擔
你們來扶貧是好事,大家為了歡迎你,將下蛋的雞殺了,下崽的豬殺了,耕地的牛殺了
所以,去條件不錯的家庭借宿,才是對雙方都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