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門縣的百姓都很高興。在新神廟建立之后,上香的老百姓就能在廟中請一尊張巍的神像回家供奉。
要說這天門縣也是有神廟的,金花娘娘廟,不也是神廟嗎。
但是金花娘娘,是妖族的神,這先天就和人類不對付。
以前是沒得選,現在天門縣的人也不想什么都要,就要一個張巍的神像就行。
這張巍的神像放在廟中供奉,等有了一段時間,就能請回家供奉。這種神像,有金石木泥等材質,雕刻得倒是栩栩如生。百姓們來上香之后,就能免費請一尊回家日夜供奉。
特別是那些住的遠的天門縣人,更是非常需要這么一尊神像。
正規的請神回家,是不需要錢財的。因為這些神像,都是信眾捐獻給廟中的。嚴格來說,是付過賬的。
有錢的信眾,會捐納香火錢,這些香火錢就會被廟中制成神像,然后將制成的神像放在廟中供奉一段時間,這就相當于開光了。
開光之后,這神像就有了尊神的氣息,就不怕有其他的野神占據,就能請回家供奉。
天門縣占地極廣,民眾也分散得很開。有一尊張巍的神像,就不用來神廟中供奉了,在家也能供奉。
天門縣北方,老姜家一家七口在神廟中拜了拜,然后添了幾兩香火錢,就請了一尊玉制的神像回家。
這白玉雕琢的神像讓張巍看起來面白無須,瀟灑倜儻。神像用紅綢包裹著,被老姜頭的小女兒花花抱著,然后一家人就騎上馬,開始往家里趕。
從老姜頭的家來到天門縣,可是要近乎十天的路程的,大家也不常來縣城,這次也是張巍的神廟建成,這一家子才來城里參拜的。
現在參拜完了,大家又大肆采購一番,就滿載而歸。
老姜家有三頃棉田,一家七口人,加上數名奴隸,才剛剛耕作的過來。這還是因為有大量的牛馬耕地,不然他們還真的忙不過來。
三頃棉田,每年給老姜家帶來三千多兩的收入,是他家以前收入的三百倍老姜頭誠誠懇懇耕田大半輩子,過了大半輩子的苦日子,現在在棉花的幫助下,一朝發家致富。
所以他們一家對張巍是感恩戴德的。沒有張巍,他們還在擔心每年的鬼方國人掠奪。有了張巍給他們的棉花種子,他們才能大幅度提高收入。
張巍保證了他們的安全,又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這種恩情,是老姜家不能忘懷的。所以一知道張巍建了廟,他們就從家中趕來,全家人一起來
他們也無以為報,只能將張巍供奉起來,每天早晚一炷香,祈禱張巍福壽綿長。
現在老姜頭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開枝散葉,有更多的勞動力去種棉花。小女兒花花也不小了,是時候可以招一個女婿上門的
說到這個,老姜頭就是滿臉的惆悵。現在天門縣家家戶戶都缺人,家家戶戶都有錢,要想招一個勤勞苦干的女婿,那真的是太難了。
你想招婿,別人還不愿意來呢。誰家男兒愿意上門啊。又不是沒錢
這有錢之后,婚姻就沒有那么簡單了。男子還好一些,還能娶鬼方女子做妾,也能生下孩子。
但是女子就不能嫁給鬼方男人了。一方面是看不上,另一方面在說出去丟份又不是沒錢,找個鬼方男子算是什么回事
在集市大采購一番之后,老姜頭忽然發現集市邊有一個不一樣的牙行,這牙行在上一年來這里的時候還沒有的。
說是不一樣,因為這是婚介所就是官辦媒婆。
古代是有官方媒婆的,這種媒婆持證上崗,是專門解決男女婚配問題的,一般都是由地方上年級較大,名聲較好的婦女擔當。古人交際圈子小,如果周邊沒有合適的適齡男女,就不免要找到這種官方的媒婆,給介紹合適的配偶。
沒辦法,有的朝代,如果到了一定的歲數不結婚,那是每年要繳納一份額外的稅收的,年紀越大繳納的越多,如果你家有錢,不怕繳納。那么官方甚至會拉郎配,直接給你指定一個未婚大齡男女。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可不是說著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