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酒壇里成長起來的干部,易弱水也是辦法不多,但是他知道什么是趙書記感興趣的話題:“趙書記,我們先把事情談好再喝個盡興,今天請趙書記過來主要是因為眼下東城有著絕好的發展機會,如果能抓住了機遇,我覺得東城肯定一飛沖天,您的日子比神仙還爽快!”
“東城有什么絕好的發展機會?易經理認識什么外商港商嗎?有什么大項目嗎?”
雖然一天要喝三頓酒,但是趙書記內心深處依舊還是那個金江師專畢業的年輕教師,易弱水這句話一下子就點燃了他沉寂已久的滿腔激情。
東城鄉是標準的城效結合部,換句話說趙書記必須承擔其它一把手雙倍的壓力,市區的干部忙于解決工人下崗的問題,而東城鄉的幾個小集體企業都已經維持不下去了,所以趙書記每天都為這事忙得焦頭爛額。
而鄉鎮干部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趙書記前幾天剛因為催收三提五統的問題被人當面堵住罵得狗血淋頭,他恨不得從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擺脫出來能過上幾天安生日子,而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天上突然掉下個外商投資幾百萬美元的大項目。
而易弱水當即笑了起來:“當然有機會,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東城鄉很有可能變成東城鎮甚至是東城街道!”
雖然都是NJ區下轄的一級行政單位,但是趙書記很清楚東城街道、東城鎮、東城鄉完全是兩回事,只是他真不知道東城鄉有什么機會變成東城街道,他真不敢相信易弱水說的這句話:“東城街道這不太現實吧?我只求當個鎮高官,市里每年多給我們幾十萬救急!”
話雖然這么說,趙清風心底卻是突然燃起了無盡希望,他知道劉松濤的這個小兄弟是濱海人,說不定真認識什么手握幾百萬美元外匯的外商、港商,而易弱水笑了起來:“如果江東貿專升格為江東貿易大學,全校至少有一萬學生與教師,甚至可能有兩萬師生?您覺得東城鄉會變東城鎮還是會變東城街道?”
趙書記真被易弱水的說法嚇了一大跳:“江東貿易大學?一萬師生甚至兩萬師生?這有點遠吧?就連江東師范大學也沒有這么多師生啊!”
只是易弱水所描述的場景是真讓趙書記心動,東城鄉雖然是內外加困雙重壓力,但是一直沒出大亂子就是因為有江東貿專的存在,江東貿專的三千多師生消費力相當驚人幾乎養活半個東城鄉,特別是東城鄉政府附近那兩條半街完全是江東貿專的師生消費撐起來的,所以每年的寒暑假趙書記都覺得日子特別難過。
雖然東城鄉與江東貿專之間也有一些不愉快的過往,但是趙書記很清楚合作才是主流,只要江東貿專變得更強了東城鄉才能跟著水漲船高,而且他曾經是金江師專的初中教師,對于校園自然有著一種過高的期望,總覺得江東貿專升格本科的意義遠遠強過拉來幾百萬美元的大項目。
易弱水繼續說道:“江東貿易大學如果升格本科成功,那么市里總不能繼續讓東城鄉來對接吧?哪怕不是東城街道也要有個東城鎮!趙書記,你仔細想一想,市里想讓星州科技學院準備合并多少所中專中師,這些學校現在就有多少老師學生,哪怕不擴大招生沒有一萬五千也有一萬好不好,江東貿專升格以后總不能比星州科技學院差吧?”
雖然總覺得易弱水說得有些不現實,但是趙書記真覺得易弱水說得很對,根據市里的規劃星州科技學院將會合并十所左右中專中師,而這些中專中師現在就有一兩萬名師生,江東貿專如果升格本科規模肯定不會遜色于江東科技學院,只要江東貿專有一兩萬師生他這個東城街道書記就可以過神仙日子。
他越想越興奮:“沒錯,以后至少也是個東城鎮,只是江東貿專升格本科有希望嗎?現在大專升格本科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