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一切都是得過且過,反正673的業務重心是資訊而不是免費郵箱。
“這三篇論文寫得真好!”
這段時間江玉蓮已經把這三篇論文讀了幾十遍,某些重要章節她甚至能倒背如流,甚至親手翻譯出一個中文版,但是她是越讀越喜歡,越讀越明白這三篇論文的真正意義。
雖然知道這三篇論文肯定不是易弱水寫的,更不知道易弱水是哪里找出來這三篇論文,但還是江玉蓮還是從所有的一切功勞都歸功于易弱水。
如果說幾天之前省城分公司還找不到發展的正確方向,一門心思想著搞互聯網產業園賺上幾個億甚至十幾億,但是現在江玉蓮已經決心找準了技術路線,正在一點一點地推進星空互聯的技術進化。
這是一條異常痛苦而且充滿了挫折的路線,在測試之中遭受了好多次挫敗,但也收獲了一定的成功與經驗,但是江玉蓮在驗證之后就知道論文的技術路線是確實可行的,而且光是現有的成功就足以讓星空互聯省下至少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成本,而且下一步還能創造至少幾億人民幣的效益。
正如易弱水所說的那樣,只要復現這三篇論文實現的路線,星空互聯就是中國最好的技術公司,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技術公司。
現在江玉蓮有了更大的志向,她甚至突然明白易弱水為什么要設立星空國際這么一家公司。
星空國際現在還完全是空架子而已,除了羅杰偉這么一位董事長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運作實體,甚至連辦公場所都掛靠在星空互聯帝都公司之下,但是星空互聯之所以設立星空互聯并請羅杰偉出任董事長,就是希望公司業務不僅僅是局限國內而是成為一家真正的跨國公司。
而有了這三篇論文以及論文基礎上實現的技術路線,星空互聯不僅僅局限于國外,而是應當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大公司。
因此明明已經跑了一趟星州還帶著江月容與易弱水一起秉燭長談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溝通,但在真正明白這一點之后,她還是給易弱水專程打了一個電話:“小易,你能不能把這三篇論文展現出來的東西與羅偉杰先生進行溝通?我覺得這么好的技術只用在國內太可惜了,星空國際這個平臺天生適合這樣的先進技術。”
前幾天在電話上雖然吵過架但好不容易建立起真正的共識,所以易弱水非常能理解江玉蓮的想法,而且星空國際這個平臺就是為了推進星空互聯的國際化:“沒問題,之所以請羅杰偉先生擔任星空國際的總裁就是為了配合江阿姨的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