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拉爾夫曼都看著趙昊煥的運動模型,不住點頭,這算是他的冠軍模型理論中,之前從沒有考慮進去的一項。
不過這方面趙昊煥的優勢保持不了多久,按照往常的經驗,黃金四步之后,就會被超越。只是不會和以前一樣,一開始就處于落后。
全程需要猛追。
趙昊煥以前在這里,會采取全力猛攻的情況,想要盡快縮小差距,把自己追到一個基本上是身位持平的狀態下。但其實這里蘭迪告訴他,他犯了個小錯誤。
事實上,他完全不需要這么著急,前面加速區落后不落后,根本不礙事。
100米比拼的是整個百米的成績,而不是僅僅加速區。
再說趙昊煥加速區耗費了太多體能,其實會影響到后面的途中跑和沖刺跑。
為了加速區費力不討好的微弱優勢,蘭迪建議趙昊煥改掉這個習慣,采取前程加速平滑進行。
這其實就是米爾斯對于一開始博爾特的百米訓練,提出來的體能分配辦法。
只是他也沒有料到,未來博爾特會那么猛,硬生生依靠超人爆發,可以把大高個在百米項目上的生理劣勢,強行扭轉。那個時候,他才考慮重新分配博爾特的百米節奏,畢竟博爾特這么猛的話,原本的設計,就不再適合。
任何頂尖運動員最后,都是需要“量身定制”“因人制宜”。
可蘭迪這里說的,卻正好證明了,強大的教練們,觀念和想法,往往某種時候
十分共同。
相當默契。
趙昊煥的體能節奏雖然只是粗略調整,但其實已經起到了效果。因為以前的他,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就是依靠的自身天賦,強行頂上,加上打遍國內無敵手,自然也沒有多想。
現在蘭迪等人來了,第一眼除了看到了趙昊煥的天賦之外,就是看到了趙昊煥體能分配的“稀碎”。
當然這對于教練來說,可能也是好事,畢竟這么爛的體能分配還能跑到這樣,那就說明,調整一下,會更好。沒有主教練想要執教庸人運動員,競技體育上,天才,永遠是教練們的最愛。
尤其是有了寒國的執教噩夢后,蘭迪更是這么想。
湖凱沖了出去,他在加速區變成了第一的位置。
老實說湖凱怕是做夢都想不到,自己以后和這些人比拼,居然會從偏后程的類型,直接被動轉型成為“前程”。
不能怪他,因為這一組里面,不管是楊耀竹還是趙昊煥的后程,他都對抗起來有些吃力。
尤其是后者,基本上沒有抵抗的機會。
既然這樣,那就只能是“被動轉型”。
尹華隆殺到了加速區第二的位置上。
可是這種位置的變化,很快就會改變,湖凱領先的身位最大,但你可以看到,他的臉上一點都沒有穩定的表情。相反,現在他只想要盡可能多的積攢身位優勢。
張培猛的這里居然比楊耀竹要稍微快點,這倒是讓人沒有想到。
取消了猛攻后程,走湖凱路線的他,在均衡道路上,開始發力。
他的分段數據無數次都證明了,他根本就不該去瘋狂擴充后程。
強行這么做,身體首先崩潰,事實上后面再也沒有接近過10秒。
現在修改了整體百米形態后,漸漸開始發力,你要知道他這幾年都是瓶頸期,尤其是今年100米原本1060的大關都打不開,簡直是對不起他的天賦。走錯了路子,還能跑成這樣,其實也算是絕對天賦了。
就是這樣硬整,身體遲早崩盤。
現在啟動快了,增加了前程和途中跑的發力比重,其實張培猛的成績,已經在穩步提升。前段時間最慘的時候,他甚至百米成績都被周兵壓著打,那真叫一個灰心喪氣。
可蘇神知道,這對于小傲嬌張培猛來說,其實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
張培猛前面太順了,早早就進入了國家隊,不受受挫,不利于心態的穩定和成長。
砰、砰、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