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是要先去一趟意大利的布雷薩諾內。
這里因為推遲計劃而開始的新一屆世少賽,即將開始。
他們反正在歐洲,都準備去給謝正業加油一波再一起回國。
反正也耽誤不了幾天,給自己的緊繃神經放個假也可以。
這一個念頭自然會被心情大好的豐樹勇他們贊同,并且表示已經和上面申請,這次大家過去的食宿費用,全包了。就當是給每個人發發福利了。
頓時大家都歡呼起來,為了田徑隊的發福利而開森。
世少賽,u18賽事之一。
也就是說參賽人員要在18歲以下,17歲包括17歲以下的運動員。
我國的小謝童鞋,正好符合條件,事實上,他還小了不少。
謝正業目前也就剛剛滿16歲才幾天,這個年紀即便是參賽,可能也有些天然不如那些正好卡在了十八歲以下的人。但是謝正業自己,卻是信心滿滿,他的第一大賽出征,必須要以一個漂亮的成績單,畫出界限。
告訴大家。
亞洲未來的200米,肯定是我謝正業的一份。
田徑世少賽創辦于1999年,每兩年舉行一屆,目前已經舉行了六屆。按規定,世少賽參賽者的年齡均不超過17歲,包括十七歲,是對世界田壇后備軍的全面檢閱和全面摸查。
當今不少炙手可熱的田徑明星,就是從世少賽上首先冒尖的。像曾經27次改寫世界紀錄、兩獲奧運會金牌、兩獲世錦賽金牌的俄國女子撐桿跳高選手伊辛巴耶娃,其所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就是出自1999年的首屆世少賽,當時,剛剛17歲的她以4米10笑到了最后。我們種花家田徑運動員參加了歷屆世少賽。而且每屆都有金牌進賬,目前為止五屆比賽累計拿到了15枚金牌。
1999年7月在波蘭比得哥熙舉行的首屆世少賽,種花家世少賽隊以4金3銀位居獎牌榜第三,4枚金牌分別來自男子跳遠和女子跳遠、鉛球、鐵餅。其中來自蘇省的洪枚那次比賽以15米57、52米18獨得女子鉛球、鐵餅兩項冠軍。2005年在摩洛哥馬拉ks舉行的第4屆世少賽,我們收獲5冠,是成績最好的一次,當時以2米32獲男子跳高冠軍的黃海槍、以5米25獲男子撐桿跳高冠軍的楊雁聲,目前仍是我國該兩項的佼佼者。至于2007年在捷克奧斯特拉法世少賽,我國收獲不多,僅獲1金1銅,排名落至第16,是歷次參賽成績最差的一屆。
一共是五屆比賽,15枚金牌,而蘇神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歷史上這一次的世少賽咱們種花家以3金2銀1銅列獎牌榜第五,金牌分別出自男子鏈球、女子跳遠和鐵餅。其中來自浙省的陸敏家以6米22獲女子跳遠冠軍,三個月后又在11運會上以6米74奪標。也算是很好的成績的一屆了。
本屆世少賽男、女各設19個比賽項目,我國9名男選手參加其中9個項目爭奪,16名女將參加14項比賽。雖然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性比賽,其總教頭鄒振線,卻早已為放話,這一次一定要學習柏林精神,一定要把比賽比出水平和成績來。
誰是鄒振線
為什么是他去
作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種花家田徑代表人物之一的鄒振線,曾經屢次打破亞洲男子三級跳遠紀錄,其所創17米34的全國紀錄一直保持了28個春秋。為了鼓勵后來者早日超越自己,他熱情輔導年輕選手,并創辦了“鄒振先三級跳遠紀錄挑戰賽”。2009年11運會,也就是這一次的全運會的,曾經多次參加“鄒振先三級跳遠紀錄挑戰賽”的冀省選手李延戲,終于創造了17米59的新紀錄。鄒振線甘為“人梯”的默默努力和奉獻精神,也成為田壇一段佳話。他本人也在2020年之后被評為種花家十大田徑運動員之一。
最關鍵的是,他還是咱們種花家技術改革的排頭兵,早在七八十年代,在我們還在蘇聯式訓練的浪潮當中時,他就自己琢磨,然后創造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全新跳法,“鄒氏跳法”。這種跳法是采取,跳的拋物線不高,向前的速度很快,他的大腿抬得高,從第一跳至第三跳都以雙臂擺動。當時因為這種獨特的跳法,世界上從沒見過,因此被定名為“鄒氏跳法”。
這就足以說明,我國從來都不缺天才和訓練革新人才,就是以前沒有好好開發而已。
由他帶隊,也是豐樹勇力推,因為現在隨著種花家的田徑越來越好,別說袁郭強,即便是整個二沙島其實都是“人手不足”。在這個情況下,豐樹勇是不方便再調袁郭強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