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呢,整個勢頭翻過來了一些,其實原本的時間線上2020年之后,也出現了變化,全運會開始越辦越好,越來越多人知道和收看,對于全國的全民體育宣傳也更加正面和有意義。但這些,就和我們當年落后的時候卻還是要和世界接軌,進入世貿組織,剛開始起步各種問題叢生,可好在沒有放棄,一直有人在努力,一直有人在希望變得更好,這才有了后面。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在這里,也沒有毛病。
不能因為當時起步做得不好,開始看世界了就覺得自家「臟亂差」,東西都有改造的過程,只要還在前進變好,就需要時間和耐心。否則真的覺得沒有意義了,和上面那位說的一樣,一看問題這么多就直接「投降放棄」,那就不會有后面的「光明大道」。
那樣以后我們可能就真的是在田徑的舞臺上,永遠只能看著歪果人表演,和我們毫無聯系。
「人種論」也不知道還要漂浮多久。
蘇神做得這一切,不過是讓這個過程縮短了而已,因為他看見過光明,自然對于這一切。
比任何人都要有信心。
你可以批評,這是你的權利,但是作為國人,不要放棄,這也是你的義務。
不然都放棄了,何來體育乃至是任何一個方面的上升呢。
在九運會前,總局曾限制全運會獎金額度為金牌8萬元,銀牌5萬元,銅牌3萬元,可是在十運會后,類似限制沒了蹤影,加上各省份的瘋狂加碼,看起來很瘋狂,但事實上競技體育就是要和經濟掛鉤,全世界強國皆如此。一個頂級運動員賺不到錢,就和一個行業頂級從業者賺不到錢一樣,都不合理。只是這些獎金要給到應該給的人身上,那些混子應該減少點而已。
人們從來不在意給為國爭光的運動員褒獎,這都是應該的,應得的,人們在意的只是那些在國外「外戰」一直是「混日子」,精氣神都看不到的運動和運動員,他們拿到了巨額獎勵這才讓人憤慨。因此要加大全運會的建設,也要讓「外戰」的榮譽成色更大,怎么結合一步一步來即可,每次都有進步就行。
真正熱愛的人,會批評,但不會放棄你。
而且也有業內人士透露過把錢發到運動員手里,總比被截留強,至少是做到了專款專用。
除此之外,讓人熱議的還有盤點全運會4大獎金之最單枚金牌獎金最高400萬。
作為2005年十運會東道主的蘇省隊,為了實現金牌總數第一的目標,曾開出高達100萬元的重獎,其中包括40萬元現金和價值60萬元的房子,另外某企業還拿出24k純金火炬作為獎勵。此外那一屆蘇省另有附加
規定,上一屆獲金牌者若蟬聯,獎金翻一番,即接近100萬元,如果連續三屆拿金牌,翻番遞進。本屆全運會蘇省選手肖愛畫在1993年后五度蟬聯冠軍,媒體們紛紛推測獎金將高達400萬元。雖然只是猜測,但是一個項目五連冠,說真的,人家也當得起這個獎勵,這絕對是行業的傳奇。
劉祥他們想要創造紀錄,第一個要挑戰的就是五冠王的她。
作為全運會的「活化石」,榮譽和尊重都是并存。
金牌獎金次數之最,自然就是彭率,4塊獎牌,這樣一來純粹的獎金就有一百多萬,加上其余的也不少。
代表團之最,在全運大幕落下后,回顧金牌榜,坐擁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的東道主魯省隊毫無懸念地延續了老規則,以63枚的成績雄踞金牌榜榜首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