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人啊都是鋼鐵俠嗎”謝正業累的半死做完了120kg的做組深蹲訓練,結果看到正好過來的勞逸,結果勞逸一句話讓謝正業差點破防。
“阿業,你是熱身完畢了嗎120kg這么小的重量休息太久可不好哦。”
謝正業
他剛想要反駁,結果看到人家勞逸熱身完畢后,重量很快就上去了。
做120kg深蹲10個,根本不帶喘氣。
然后直接往上,130kg140kg150kg160kg
謝正業麻了。
特么的,你們這是在干什么這可是120kg做10個,有必要這么輕松嗎
你們是搞舉重的嗎
國內以前,不,其實包括一直到2020年,其實系統的阻力訓練都不被重視。enxuei
因此經常出現職業球員職業運動員,搞個一百多公斤出頭,就受傷的烏龍事。
短跑雖然被蘇神帶著很早就開始了,但是對于謝正業來說,這么搞還是第一次。
太嚇人了有木有。
勞逸做完后,梁佳宏和文勇毅也過來,兩個人也是在深蹲架上不斷提升重量,也很快就到了150kg做組的程度,要知道這是做組,不是做一個,簡直是怪物。以前在體校看見省隊教練過來安排訓練,也沒有這么嚇人過。
在寧德雹那邊,也沒有這么恐怖,只是正常發展。
次日,勞逸他們又是高翻,又次日又是八角硬拉
這些重量謝正業做一個都做不起來,人家直接“哐哐哐”做組。
給一向覺得自己身體素質還不錯的小謝,實在是打擊到了。
尤其是蘇神,過來的時候,真是變態。
深蹲居然已經是到了220kg做組,高翻超過了130kg,臥推也到了120kg,這還是他在蘭迪他們的計算下,不需要再大量增加重量的結果,不然怕是都還不止這個數。
事實上這些頂尖短跑運動員在國外,都是有很強的力量訓練能力。
雖然和舉重不能比,但是也都是普通人看起來,十分夸張了。
比如鮑威爾就曝光過訓練視頻,臥推人家都可以140kg做組而且還是36歲的他。
如果只推一個,按照計算公式160kg是在巔峰期可以搞定的。
而這個數據,只是一個短跑運動員的數據。
因此外國頂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做其余的都不會差。
體育體育,少了身體,什么都別談。
所以只要是在科學體系的測量下,受控增加,其實都會很強勁,你看看布雷克那個身體,難怪認識布雷克的運動員都說,他太拼了,事實上都不知道練到了什么程度。那個肌肉,比鮑威爾的還要可怕一圈。
當然也不能過度,米爾斯勸過他,可是他并不聽,加上小時候布雷克沒有和蘇神一樣打好絕對基礎,牙買加的條件也比不過歐米,更加比不上現在的二沙島,導致他的“長短腿”,引起的傷病,終于是在積勞成疾中爆發。
科比說過一個類似的理論,訓練,也是需要天賦的。
也就是說,能練,訓練負荷你能承受比別人更大而不受傷,本來就是一種天賦。
很多人到了一個度后,自然就不行了,有些卻可以繼續增重繼續增加訓練強度。
這,就是一種被很多人忽略的天賦屬性。
布雷克絕對努力,但是沒有科學的團隊和科技照顧,又不聽米爾斯減負減載輪休的訓練辦法,其實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遲早的事情。不然他要是真的負荷的了,那說不定真的可以讓博爾特都抖一抖,起碼也要更加認真點。
因此蘇神這一世即便是打開了一個絕對扎實的科學基礎,他也不盲目增加訓練重量,他反倒是更加注意訓練的質量和容量,更加注重科學儀器反映出來的數據,這些比你自己感覺,有時候還要精準。
因此二沙島和他,基本上受傷,很少。
這都是科學儀器的作用。
各種科學設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