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得說一下,柳活兒多是以唱為主,一段兒相聲里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是在唱,為了炫唱功,包袱相對來說不密集,那這樣的段子就叫柳活兒。
老是有粉絲把腿子活兒跟柳活兒弄混。
腿子活兒是什么?
就是“把場面桌搬開,咱們分出前后臺”
有這句的才能算,搬開桌,露腿,才算腿子活。
分包趕角帶化妝,表演一段情節的,算是腿子活,比如《汾河灣》《黃鶴樓》等。
學唱類的活都算柳活,比如《雜學唱》《學評戲》《學歌曲》等。
兩者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說起腿子活兒跟柳活兒了,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周九俍。
這個人算是年輕一代里,典型的腿子活兒跟柳活兒都使的很不錯的人。
但也僅限于不錯。
雖然單比起腿活兒比不孟鶴淌,比起柳活兒比不上張九德,但是論綜合能力,周九俍絕對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至于說周九俍的柳活兒是不是祖師爺賞飯吃?
在張九德看來,是真的。
不過沒有那么好也是真的。
柳活這塊,顯而易見的是目前技巧沒趕上天賦,但相聲里的柳活訴求跟戲劇不一樣,唱得熱鬧比唱得精準更重要,所以除非本身狂熱于此否則也不是練習的重點。
周九俍在研究捧哏的本職上的確下了功夫,跟同年齡和藝齡的其他演員比的確是很爭氣,又要學三弦,要求他為了一個柳活逼自己使勁練沒什么必要,量好活才是正經事。
不過假以時日,他的柳活差不到哪去。
前有癡迷戲曲的師父領路,他自己又不愛流行只愛曲藝,嗓音條件是真的祖師爺掰著嘴硬塞飯,對小曲小調的悟性也高,能學三弦證明樂感還好。
天賦和興趣都高,日后能練成什么怪物且得慢慢關注。
(小先生德天賦確實沒得說,但也沒有個別粉絲說的那么離譜。理性看待。)
“其實上得臺來,應該得給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
張九德緊接著開始往下說了。
時間很緊,在臺上不能太墨跡。
“是的。”黎九天很贊同張九德的這句話。
“在座的各位有認識我們的,那肯定也有不認識的。”張九德笑呵呵的說,但隨即話鋒一轉,“當然,我現在這么紅肯定都認識我。”
“吁!!!”
所有人哈哈大笑,并且鄙視。
張九德這話說的沒錯,在場觀眾幾乎把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來看他的。
“我不認識你!”有一個男觀眾甚至大聲搗亂。
這事兒要是放以前,張九德多多少少會有點兒不習慣。
但是這一段時間也不知道咋了,觀眾們開始自己花錢來說相聲了….
“哈哈哈哈哈!!”所有觀眾聽到這個男觀眾搗亂,紛紛大笑。
張九德臉色一正,“不認識我?好,來,你出去!”
說這話帶著搞怪,也不是認真的。
“哈哈哈哈哈!!!”
觀眾們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好嘛。”黎九天也樂了。
……
這邊后臺的劉思卿看到張九德反應這么快就把這觀眾的話給化解了,心里下意識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