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的《速度與激情》前兩部,都突出了一個關鍵‘速度’。
就是美國的速度,或者說句不好聽的。
傻快。
第一部的結尾處,唐老大跟男主布萊恩之間的飆車,那就是一個直線加速,就是比誰的車更快。
沒錯,這確實是美國的風格,美國這邊的賽車很多都這樣。
其原因就是,因地制宜。
美國這里的公路很有特色,好多都是大直道。
比如著名的66號公路,有那么一段,一直延伸下去,仿佛通向天際的盡頭。
拍出來的話,那確實是很漂亮,特別能得到文藝青年的欣賞。
而這種路當然也就非常時候狂飆加速,不斷的直線加速,就看誰更猛更能沖了。
可是,我們都知道,賽車的樂趣絕對不只是直線加速。
這個系列電影的前兩部,基本上把這種直線加速玩到了極致,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就這樣了。
所以,接下來怎么拍?
第三部的亮點便是漂移,讓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個日裔跟主角在停車場飆車,在停車場的那個螺旋彎道的地方,日裔的那個車子就是一直處于漂移狀態,然后取勝。
那個飆車的段子,是很有視覺沖擊力的。
當然了,要拍攝這樣的飆車鏡頭,巖田武還得找來非常厲害的漂移高手才行。
這方面的話,還得是從日本這邊來找吧。
畢竟《頭文字D》這部漫畫,其實有很多的部分是非常寫實的。
那秋名山上真的有五連發卡彎,只不過,排水溝過彎大概沒誰實驗過,或者,實驗過的已經是在陰間了。
但,不管怎么說,漂移這種有觀賞性,而且,比美國直線加速的飆車來說,帶有極大的新鮮感。
巖田武就打算在這部電影里,確切的說就是飆車鏡頭中,加入大量的漂移!
如此來說,巖田武這是怎么打算的?
他要把《速度與激情》的第二部跟《東京漂移》給捏合到一起嗎?
當然,而且,他還會加一些東西。
……
“大家加油干!”
“這些活,能按時完工嗎?會不會上面定的時間有些過分了?”
“管那么多呢!完不成也得給錢啊!”
“那確實!”
關于工地,光頭文迪塞爾是深有體會的。
但當初,他身處的那個工地,主要還是以木頭為主材料。
美國現在興建的許多房子,大多是以木頭為主。
有些奇怪,以前不是也磚混結構嗎?
可文迪塞爾并非是專業人士,他在工地當個小牛馬還是綽綽有余,但要是說一些建筑方面的門道,這貨完全不懂。
眼下,咱們這電影開拍之前,工程方面得先做完。
于是乎,這個大光頭就有重操舊業的想法。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來到工地看看,或者搭把手,這不是也挺好的嘛。
有趣的是,文迪塞爾很快就發現他們這個片場工地的一些特色。
好多工人,怎么都是東方面孔?
簡單的來說,基本上全是亞裔!
文迪塞爾其實也是知道的,好像亞洲在建筑這方面還是挺厲害的,出過不少知名的設計師,而且,建東西也是非常的快。
對了,聽說中國南方有一個城市,幾天就是建起來一座摩天大廈。
好吧,文迪塞爾這屬于是傳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