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上的地震不出所料的在災變第四百八十六天的時候加強了。
整個世界仿佛要徹底毀滅了一樣,大量的巖漿從地下噴涌而出,到處一片荒蕪。
沒有植物之后,就沒有了光合作用,空氣之中的氧氣含量一再降低,如今的藍星,就算是沒有了其它的災害,也并不適合普通人類居住了。
普通的進化者也不可以,畢竟他們對外界能量的吸收程度還無法滿足身體的消耗,仍舊需要依靠呼吸氧化來獲取能量。
不過其實還有植物生存的,海洋之中仍然有著大量的藻類存在,它們貢獻了很多的氧氣。
災變第五百零一天,新的災害出現了。
這一次,從星球外看,更加直觀地觀測到整個星球的變化。
那張卡牌的能量出現了波動,緊接著,大量的細小的塵埃就在星球外側形成了,它們落向了地面。
整個世界下起了“土雨”。
密密麻麻的塵土不間斷的地落下,一些裂縫很快被填高一層。
蕭升觀測到,卡牌周圍吸引了不少的星辰碎片之類的東西,逐漸地變成塵埃然后被卡牌投放到星球各處。
經過專家的提醒,蕭升才發現,前幾次的能量沖擊之后,整個藍星的表面積已經擴大了一倍,簡單來說,就是又多出了一個藍星的表面積。
不過大部分都是海洋。
災難是全球性的,并不是說海洋就可以幸免,這段時間,無論是暴雪還是地震,整個海洋也是一同經歷著,動蕩不安。
現在的落塵也是一樣。
土地因為地裂和天坑變得稀碎,但如果被落塵填滿,那整體上,陸地面積就會直接擴大很多。
兩個月的時間過去,落塵已經把土地填平,海洋里的落塵也有不少被匯聚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座座小島。
災變第五百八十五天的時候,甚至已經出現了新的山脈。
而下一天,原本相對平和的災難再次變得暴躁起來。
落塵還在繼續,而同時出現的還有隕石!
大量的隕石不斷地從外面落到藍星上,這些隕石雖然落速看著很快,但實際上卻并非是正常的隕石墜落的速度。
遠比那個速度要慢,最后落到地面,僅僅是引起小范圍的地震而已。
十五天的隕石降落,快速地把藍星的總體積擴充了一次,而且順帶著把之前的落塵砸得結結實實。
落塵隕石的災難結束之后,藍星的表面積已經達到了原來的三倍。
從星球個體的存在考慮,這幾次的災難雖然對表面有所破壞,但實際上對星球體積的增長卻是有幫助的。
綜合考慮,對星球的存在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然,破壞了生態之后,地表環境多少會受到影響,但海洋還存在的情況下,就不會產生崩盤的極端情況。
地表生物滅亡,大不了從海洋之中繼續生長進化,有著卡牌釋放出來的能量影響,進化的速度非常快。
第七個百日災難來臨,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