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承絕學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將興起于斯文,爰緬懷于~~今有樓觀道后輩人杰男子文文武雙全,實為國家棟梁~~~特冊封為神武大將軍~~官居從三品!“一大堆駢散結合的誥敕文書念完之后,王子文和他師尊、師兄們算是聽明白了,原來這一大早,楊廣就派人過來宣旨就是為了給王子文加了一個神武大將軍的職位。聽起來還算是不錯的樣子,官職挺高的。
不過,這對王子文來說真心沒有多大的作用,就連如今的楊廣都已經成了他的一個另類分身,整個大隋皇朝都成了他的,區區一個將軍的職位算不得什么。
只是自己還需要一個幌子,用來迷惑朝廷和江湖之中的一些人。封位大將軍,又特意下旨賜婚于飛馬牧場主商秀珣,可以說得上是榮寵之極了,用來換取這一位當世戰神的出手,這在表面上看去,應該是一個合理的解釋,至少天下人會這么認為。
最為困難的是怎么和自己師傅解釋這件事,自己昨晚一夜的消失,可是瞞不過自己師傅。而且自己日后恐怕還需要師門鼎力相助,如果不能拿出一個讓他信服的理由,哪怕自己是他最為出色的弟子,也不可能讓他罔顧整個樓觀道的利益,傾盡去支持楊廣。
昨天夜晚,他使用哪一種近乎于催眠的法子,將自己的精神力化作了各種各樣地獄般的幻象,侵入了楊廣的精神之中,不停的折磨著他的精神,直到他的意識險些崩潰,這才險而又險的鎮壓了他的精神意識,取得了那一具身體的主導權。不過,即使是這樣,自己也是感覺到了吃力。分化出去的精神力,讓他也是消耗不少,精神異力大幅度的縮水了,至少短時間內是恢復不過來了。
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一具分身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最多五六個年頭,楊廣的精神應該就會重新蘇醒,又會回來和自己爭奪肉身掌控權。這里是他的主場,自己充其量是一個外來者,肉身中的大部分精氣還是會流向他,溫養他的精神,這是一個無奈之法。
不過,就是這樣也挺不錯的了,五六年的時間,足夠自己做很多的事情了。更何況,五六年后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呢!
王子文接掌了這一句肉身之后,才發現楊廣敗家敗到了什么地步,如今大隋朝不說是搖搖欲墜也差不多了,不但是民間烽火四起,盜賊遍地,無數的反王揭竿而出,就連朝廷內部也是腐爛到了極點。楊廣這個廢物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拼了命的打壓世家門閥,卻又屢戰屢敗,世家雖然是受傷不淺,但是他自己則是傷的更重。
比如說兩次征戰高句麗,楊廣原本是打算著借用這場戰爭將世家安插在其中的高級軍官剔除出去,或者干脆將他們送到戰場上去做炮灰,死了干凈。但是他沒有想過,他這樣做,不但是在消耗世家的力量,也是在消耗大隋朝的力量。基本上每死一個世家的軍官,就要有數百上千計的底層士兵給他陪葬。這一場戰打下來,世家的力量沒有消耗多少,楊廣的軍心民心幾乎是盡失,沒有多少軍隊還肯效忠于他。
朝堂上的官員離心,底下的百姓離德,軍中的將士不忠,楊家的天下確實是快到氣數將盡的時候了。不過,王子文既然接手過來了,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只是在自己接手之前楊廣已經是發動了第三次征戰高句麗之戰,現在想要阻止已經是來不及了,但是只要只一次大戰取得勝利,那么這大隋朝未必就不能翻盤。
時間過的十分快,不出幾日的功夫。自己這個分身就聚集了數十萬大軍,兵分數路向著高麗滾滾而去。而他自己則是親率十萬大軍,自京城拔營北上,消息第一時間傳遍了天下。他此番北征高麗,總體動員了規模近百萬的大軍,這百萬自不可能全部投入到一個戰場,因此兵分數路,其頭并進,向著高麗進發。
此時天下亂象紛呈,雖然楊廣之前就已經是一意孤行,要三征高麗,自己接手過來也不可能貿貿然反悔。但是大隋朝廷已經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征集兵力、人力了,否則那等于是飲鴆止渴。所以楊廣真正動用的兵馬還是自己的精銳,只命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負責鎮壓各地反叛,自己仍率大軍往征高麗。四月二十七日,他的這一個分身,也就是如今的隋煬帝抵達北平;于此同時,來護兒率水師由東萊啟航,渡渤海,在遼東半島南端登陸,攻打卑沙城,擊敗高麗守軍,然后直赴平壤。
在捷報頻傳的報喜聲中,七月十七日,楊廣進至遼東懷遠鎮。隋軍即將取得全面勝利。楊廣發下命令,將所有高麗人斬盡殺絕。不留俘虜,這也是他掌控楊廣之后做的改變。從前的那個楊廣還是太過于在乎面子了,給了高句麗空子鉆。前兩次征戰高句麗之時,他都是下令不得殺俘,以至于每每那些俘虜被抓,都是有機會叛變,反過來給隋軍致命的一擊。這個楊廣是他的分身,自然也繼承了他一部分記憶,深深地知道后世的一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