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相傳是卞和于荊山里得到一塊璞玉,獻給楚厲王,楚厲王不識真寶,以欺君之罪砍掉汴和的左腳。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捧著玉去見武王,又被砍掉了右腳。直到文王時,方才剖開這塊璞玉,見得真寶,因感念汴和,故命名為和氏璧。不過此寶真正名聞天下,還在‘完璧歸趙’的典故。自秦始皇命李斯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鐫刻璧上后,這和氏璧就成了和氐璽。自秦漢以來,為歷代皇帝之寶,現在已經變成了皇權的象征。不過,此寶自從南陳滅亡之后,已經在世間消失了,陛下當年曾經大索金陵,幾乎是挖地三尺,仍然沒有找到。此事已經成了一件懸案。”
“和氏璧如今就在慈航靜齋那群尼姑手中!”王子文一臉淡然的道。這也是佛門一群尼姑的底氣之所在,慈航靜齋掌握了和氏璧自然也就掌握了皇位正統的闡釋權,祭祀溝通上蒼,愚昧眾生,這本就是中原宗教的意志,這原本是當年儒家董仲舒玩出來的那一套“天人感應”,如今已經是被佛道兩門拿了過去。
“原來如此!難怪那群尼姑敢做如此之事,原來是早有預謀!”岐琿冷笑道。
“不過,如今陛下尚在位,他們如此之做,就不怕遭來陛下的遷怒?”
王子文笑了笑,佛門的那群人會害怕楊廣的報復,這真是一個笑話。在原著之中,佛門在楊廣還未死之時,就已經是選擇了太原李家作為投資對象,還為他們造勢說什么李世民是“天命之主”,直接將楊廣當成了死人。在數十年前,他們敢在楊堅在位之時,就打出了“代天選帝”的旗號,還會在意今日日薄西山的大隋楊廣。
“你覺得如今的陛下有能力對佛門嗎?”王子文笑了笑。
岐琿聽得此言,也是沉默了下來。他作為樓觀道的道主,自然是比王子文更了解如今天下的狀況。楊廣攜大勝高句麗之勢回歸中原,此時的士氣正盛,再加上楊廣如今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性情大變,不再是急躁狂傲了,頒布下去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求穩求妥,將各方勢力都是照應到,使得朝廷暫時穩定住了局勢。
但那也只是暫時穩定下來了而已,這個天下依舊是暗流涌動,所有的野心家們伺機待發,單單是那數十路反賊就沒有消滅,只不過是暫時收斂了爪牙。朝廷現在哪里還有工夫對付佛門。
看著一連沉默的岐琿,王子文知道時機已到,接著開口道:“除非我們樓觀道愿意出手相助陛下!”王子文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這一句話做鋪墊。楊廣如今已經成為他的分身,他自然要將樓觀道爭取過來,要他們鼎力支持自己。
“嗯!”岐琿的雙眸霍然綻放出兩道奪目的光華,刺入王子文的心海,似乎想要在這一瞬間徹底的看清自己這個弟子的用心。
“支持陛下?為什么?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楊廣如今的處境世人都明白,大隋的天下堅持不了多久了。楊廣和楊堅弄出了科舉制度,已經是將天下世家門閥得罪盡了,楊廣自身有與魔門中人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佛道兩門的真正支持,魔門中人更是一群無恥無臉的小人,根本就信不過,他們不給自己那一具分身添亂就不錯了,難道還指望他們給自己守天下?沒有這幾大勢力的支持,楊廣的大隋皇朝就是一堆沙碉堡,早晚是要塌的。
這個時候再去支持大隋無異于自取滅亡,這對于將樓觀道視若于生命的歧暉來說就是比殺了他還要難受。若不是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他目前最想拉攏的人物,他恐怕早就直接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