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趙括將軍,你接下來有什么作戰計劃?前往不要急于進攻,我軍騎兵強于對方,但此地地形狹窄,無法做大規模的騎兵作戰。反而更利于秦軍的步兵發揮全部戰力,如果硬拼我軍必敗啊!”
趙括淡淡回答:“王上和趙國需要一場勝利,一直防守根本不可能勝利。只有在進攻中,才能找到敵人的破綻,從而一舉扭轉戰局。”
廉頗還想繼續勸說,趙括已經搶先說道:“先去交接吧,等會還要老將軍陪我一起巡視。”
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是主戰派,和廉頗的私交一般,趙括也不打算結交這位老將軍。
在他看來,廉頗已經老了。大人,時代變了!
廉頗一聲長嘆,不論是交接還是巡營,都在勸趙括不要沖動,要以防守為主。
趙括那不以為然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莊越將一切都看在眼里,但這一次他只想當一個看客,他還在尋找自己的勝機。
廉頗擅不擅長進攻,莊越無從得知,可著防線修的,說是藝術品也不過分。整齊堅固,又能互相配合,這應該就是戰國版的馬奇諾防線了。
廉頗郁悶的離開的大營,返回了邯鄲。
趙括第一個命令就是大幅度的替換將領,將贊成防守的將領全部替換,換上了少壯派的將領。
議事廳,趙括看向莊越,有些疑惑的問:“莊先生怎么如此沉默,以前你都會提出很多意見的。”
莊越不去吐槽系統強加的設定,開口說道:“將軍,現在開始說也不晚,我們先看看沙盤吧。”
趙括點了點頭,表情有些隨意,雖然這些都是軍事秘密,但王上已經將這些都給他講述過了,而他已經做出了完美的推理。
沙盤上,清晰記錄這此時的軍事部署,經過簡單的數學運算,莊越證明趙軍沒有45萬那么多人。算上外圍防線的所有士兵,大概有30余萬。
主力部隊是20萬出頭的樣子,此時的兵力并不是特別詳細,有時候負傷甚至戰死的士兵都還在名單中。
不過如果加上后方的運糧隊伍的民夫和胡衛兵,那數字基本就對的上了,差不多45萬人左右。
這20萬的士兵中,有十萬左右是百戰老兵,也是趙國最精銳的士兵。其余士兵都是經過簡單訓練就加入軍隊的新兵,或者是戰力一般的二流軍團。
此時主力兵團駐扎在相對平坦的山腳,隨時可以出戰,二流軍團部署在防御工事和山上,負責防御和增援。
看到這樣的龜殼陣,莊越就知道廉頗真的打算一直防守。
后世的主流觀點是,即使不換將領,廉頗也必敗無疑。但莊越覺得,如果不換將,可能白起也不會接下這個總指揮,想打敗廉頗容易,但要想全殲趙軍,那這也太難啃了。
秦軍的傷亡應該會遠遠大于趙軍,秦王未必有這個魄力。可惜,豬隊友總是會完美的避過所有正確答案。
趙括冷哼一聲,“廉頗老將軍真是老糊涂了,他這是完美避過了所有正確答案啊!我的作戰計劃中,任意一個都比這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