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見新來的徒弟這么愛吃自己做的飯,很開心:“霄云啊,慢點吃,愛吃我回頭再給你做。”
曲霄云嘴里嚼著東西,口齒不清的贊道:“師娘你做的太好吃了,這是我第一次吃懶龍,真香。”
郭德剛怕他吃撐了,提醒道:“好了,再吃一個得了,別積食了。”
曲霄云點了點頭:“對了,師父,這黃瓜咸菜怎么做的?太好吃了,真下飯。”
“好吃吧?我也愛吃這個。這是我小時候跟一教評書的老先生學得,先把黃瓜切成段,用鹽把黃瓜水分去掉,黃瓜也有咸淡味了,拿味精拌一下,放在一邊。
炒勺放油,油熱了放干辣椒,煸一煸之后放蔥段和姜片,煸夠火候一鍋東西全扣在黃瓜上,拌勻了,蓋上蓋把香味留住了,再放到冰箱里,涼了之后一開蓋,異香撲鼻,好吃極了!”
“不過做菜這玩意,一人一個味,我怎么做也做不出當年在老先生家吃的味道了,包括有徒弟來,說想和我學打鹵面,我手把手教的,但做出來的味和我自己做的還是不一樣。”
王慧聽完笑著對曲霄云說:“好好跟你師父學,不光能學到相聲,做菜水平都能提升。”
“好嘞。”
吃完飯,他又主動包攬了洗碗的任務,畢竟初次來得勤快點,都忙完了,才和大伙一塊看電視。
“霄云,來,跟我上來一趟。”
“好。”
曲霄云跟著師父去了二樓的書房。
書房稍稍有些凌亂,里面擺著幾個大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還有唱戲用的蟒袍,還有很多字畫,房間里古香古色的。
“坐吧。”
“好。”
師徒二人對立而坐。
郭德剛看著徒弟,也沒多說廢話,直接開門見山:“說書這行是越老越吃香,四歲孩子在臺上談古論今,臺下觀眾也不會信,你還年輕,想說書更得多下功夫。”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與以前略有不同了,以前拿相聲演員舉例,丑一點吃香,現在不一樣了,比如你小辮師兄,你長相是個優勢,但你不能把長相太當回事,還得是自身能耐過硬,才能長久立足。”
曲霄云點了點頭:“師父說的對,長相優勢,如果再能耐過硬的話……”
郭德剛瞥了他一眼:“怎么,你也想當德蕓一哥啊?”
“哈哈,師父,我沒那么大野心,我當個德蕓單口相聲一哥就行。”
“挺敢說啊,這是憋著超越我啊?我希望我的徒弟都成才,努力吧。”
“我記得沒錯的話,你是高中文憑吧?”
曲霄云點了點頭。
郭德剛沉吟了片刻,語重心長的說:“李時珍科舉考了三回都沒考上,但好好跟他爸學醫去了,最后寫一本《本草綱目》名揚天下。
蒲松齡科舉打十六歲考到七十歲也沒成,但寫了一本《聊齋志異》名聞天下,現在都有很多作者以聊齋為背景寫作。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不見得某一件事就會限制你一輩子。”
“舉這些例子,就是想和你說,人可以沒有文憑,但是不能沒有文化,可以不上學,但是不能不念書。
我書房里有很多書,這段時間你好好看看,尤其多看看明史和清史,還有這兩個朝代的野史,說書太多故事都是以這兩個朝代為背景。
現在不像以前,科技太發達了,現在你說個故事,人家上網一查,發現你說的不對,那不露怯嗎?”
“一會準備明天的飯不用你幫忙,在這好好看看書,后天單口專場你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