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他還從玩家的口中得知,閻象是忠臣,對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就是因為自己不聽他的話,所以才會最后敗亡。
而眼前的這個楊弘,他也從玩家的口中得知,楊弘做了很多壞事,出了很多壞主意,可以說,他的敗亡和楊弘有很大的關系。
這些事情,袁術都很清楚,他知道誰是忠臣,誰是壞人,這種感覺很享受。
每當楊弘說話的時候,袁術都會在心中想著,他是壞人,說的話不可信,我一定不能聽他的話。
可是,雖然不能聽他的話,但是仔細想想,楊弘的有些話,說的還是有些道理。
比如攻打徐州,楊弘曾經說過,必須打下來,才能擴張淮南的地盤,這一點和他想的一樣。
于是,袁術決定,楊弘雖然不是好人,但是有些話是對的,自己只聽對的,不聽錯的,一切事情不就可以了結了嗎
很多的君王明知道臣子是壞臣,卻一直在重用,就是因為他們有把握駕馭這些壞人,來為自己做有用的事。
難道自己不如那些君王
不可能
袁術感覺自己比那些君王強太多了,至少能分辨出好壞,也知道對錯,最重要的是,他還知道歷史的走向,獲得了強大的道具,恐怕任何帝王也不如他。
所以,他明知道楊弘是壞人,卻依然重用,這讓他有一種明君的感覺,駕馭群臣,統籌全局,這種感覺,不正是他要的嗎。
一個明君的標準,就是能任用百家,分辨好壞,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袁術感覺自己就是這樣的明君,所以他放心的任用楊弘這個壞人。
至于眼前說話的這個閻象,袁術也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
玩家口中所說,閻象是一個大大的忠臣,值得信任。
可是,袁術卻始終相信,就算閻象再聰
明,也有犯錯的時候,所以,他也會選擇閻象說的對的去聽,至于錯的,那就只能拋之腦后。
另外,閻象梗著脖子說話的樣子,實在讓袁術討厭。
無論你說的對錯,至少在吾面前,不需要如此無禮吧
如果不是袁術進入了游戲,知道閻象是什么人,恐怕早就因為他的姿勢,將他趕出去了。
袁術看著眼前的閻象和楊弘,越發感覺自己的英明,能夠在好壞兩個人中間游刃有余,這世間,除了吾,還能有誰
閻象拱手說道,“主公,我軍進攻徐州,幾次慘敗而歸,元氣大傷。
荊州兵馬卻一直在修養生息,這次派兵前來淮南,走的是陳國邊境的路線,并且有人傳言,在隊伍中還有曾經的徐州牧劉玄德。”
說到這里,閻象再次拱手,“主公,所以在下認為,荊州兵馬雖然來到淮南,但是他們真正要去的地方,應該是徐州。”
袁術聽到這番話,目光不由一亮,心中也暗贊閻象這老東西想的確實挺多的,“閻主簿,你說的也有道理。”
閻象看到袁術破天荒的聽自己講話了,頓時大喜,急忙再次拱手說道,“主公,荊州劉景升和劉玄德都是劉家人,如果在下沒猜錯,很有可能是荊州劉景升想要為徐州劉玄德報仇,這次出兵,很有可能是要奪回徐州,并不是想要攻打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