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取得了這樣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孫武自然不能落下。
于是,孫武把自己撰寫的兵法十三篇呈獻給吳王。
要知道,這十三篇兵法,是孫武在隱居之地寫的。
孫武在隱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并請伍子胥引薦自己。
終于,孫武完成了十三篇孫子兵法的著述他決定,將此兵書作為覲見闔閭的見面禮。
這十三篇兵法都論述了什么內容呢
第一篇是計篇,論述怎樣在開戰之前和戰爭中實行謀劃的問題,并論述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
第二篇是作戰篇,論述了速戰速勝的重要性。
第三篇是謀攻篇,論述用計謀征服敵人的問題。
第四篇是開篇,論述用兵作戰要先為自己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時機,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第五篇勢篇,論述用兵作戰要造成一種可以壓倒敵人的迅猛之勢,并要善于利用這種迅猛之勢。
第六篇虛實篇,論述用兵作戰須采用“避實而擊虛”的方針。
第七篇軍爭篇,論述如何爭奪制勝的有利條件,使自己掌握作戰主動權的問題。
第八篇九變篇,論述將帥指揮作戰應根據各種具體情況靈活機動的處置問題,不要機械死板而招致失敗。
第九篇行軍篇,論述行軍作戰中怎樣安置軍隊和判斷敵情問題,還論述了軍隊在各種不同的地形、特殊的地形的處置方法。
第十篇地形篇,論述用兵作戰怎樣利用地形以及深入敵國作戰的好處。
第十一篇九地篇,論述九種不同作戰地區及其用兵原則,明確提出了突然襲擊的作戰思想。
第十二篇火攻篇,論述在戰爭中使用火攻的辦法,條件和原則的問題。
第十三篇間篇,論述使用間諜偵察敵情在作戰中的重要意義,并論述了間諜的種類和使用間諜的方法。
十三篇兵法,各有側重,見解精到,分析透徹,波瀾起伏。
吳王將孫武所做的十三篇兵法一一看完,感覺兵法頭頭是道,對孫武贊口不絕。
但是話說回來,身為一國之君,吳王考慮的還是比較周全的。
兵法謀略什么的的確精彩,但是
孫武的兵法說的頭頭是道,可孫武是否真能夠實用呢
真的可以用在戰場之上嗎
還有,怎樣才能證明孫武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呢
他怕孫武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要真是這樣,對他重用那就慘了。
于是吳王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考驗一下孫武。
畢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吳王對著孫武說道“孫武啊,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寫得很好,使我受益不淺,但不知你是否能將這些理論運用于實戰,你可以試一下指揮隊伍嗎”
孫武自然明白吳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