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應該要去掉姜子牙的王號,迎回歷代帝王廟,陪祀周武王”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實際困難。
禮部官員小心翼翼地解釋“武廟的主神就是姜子牙,他貴為武圣,請去歷代帝王廟,那武廟豈不是沒有主神了”
可朱元璋可不管這些。
好像什么問題在朱元璋這里都沒有障礙,他馬上做出了決定“那就廢除整個武廟系統,咱的大明不需要武廟來延續國祚”
朱元璋還認為姜子牙身為商臣,卻幫助周王犯上作亂,不堪為萬世表,所以更要廢除他的武廟。
總之,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上,武廟就消失了。
武廟信仰消失了三百多年后,清朝雍正皇帝追封關羽為武圣,各地的關帝廟更為興盛。
人們習慣性地將關帝廟成為武廟,但實際上,關羽為主神的關帝廟只有關興與周倉從祀左右,從來沒有亞圣十哲和古今七十二名將,當然無法與文廟比肩。
民國時關羽和岳飛同被尊為武圣,“關壯繆翊贊昭烈,岳武穆獨炳精忠”,各地建造關岳廟,實行“關岳合祀”的計劃,左祀關圣帝君,右祀岳武穆王,他們還分別有十二名將陪祀。
不過,那好像就有些脫離了原來的祭祀體系,顯得不倫不類了。
大明的另外一個時空。
永樂大帝朱棣也不禁感慨
“父皇將武廟廢除,讓岳飛沒有機會成為武圣,也算是一大遺憾。”
“對于岳飛這個人,朕”
“第一,岳飛在朕看來,不可否認是個民族英雄,堅決抵抗侵略者,毫不妥協。”
“第二,岳飛是華夏的千古名將,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自身的武功,岳飛都可以說是南宋第一的武將,即使在其他朝代也少有人及,即使在我大明也是極少的。”
“第三,岳飛是個政治白癡,完全不懂政治不懂權謀不懂做官,以至于慘死風波亭,但凡他有點頭腦,也不至于這樣。”
谷“第四,岳飛是個很可悲的英雄,并非他的運氣不好,生錯了朝代,其實他的下場可以說是咎由自取,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實當時金國已經無力南侵,岳飛如果想開點,不要急于求成,養精蓄銳,休養生息。”
“再看看當時南宋打仗多年,國庫已經空了,淮北的百萬義軍完全就是百萬饑民,國家根本養不起。”
“等國力富足之后,以南宋強大的經濟基礎,最多十年,兵強馬壯之時,再請命收復故土,想必那個時候二圣也老死了,高宗也不擔心自己的皇位了,高宗自然會全力支持岳飛進攻金國。”
“哪個皇帝不愿意建立萬世功勛高宗當然也想。”
“所以十年之后,才是岳飛進軍的最佳時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在,一舉成功。他的人生也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甚至華夏的歷史都將重寫,南宋可能不會被蒙古滅亡。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悲劇”
對于岳飛沒能進入武廟,是一個遺憾。
由此給岳飛一個贊揚。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華夏五千載,豈無完人乎
答曰:唯岳武穆耳
生于農家,出身行伍。
單憑戰功,十余年便官拜太尉,爵至少保。
身經大小一百二十六戰無一敗績。
如此功業,兩宋罕有,華夏難覓。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
兩宋交替之際,名將輩出。
然可挽江山于既倒者,唯岳飛一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