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姜維是誰”
曹操看到這里,有些不解。
蜀國能有啥悲情人物。
姜維,也算是一個人物。
他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鄭玄的經學。
他出仕任本郡上計掾,州里征召他為州從事。
姜維的父親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冏挺身護衛郡守,死在戰場,故此姜維受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
建興六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于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
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于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
姜維當初不得已投降諸葛亮,為啥后面不反正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二二八年,乘著曹丕新喪,洛陽不穩,蜀漢實際的掌權人諸葛亮在給劉禪上了一份出師表以后,便整頓三軍,揮師北上,出漢中,入祁山,以圖恢復中原,興復漢室。
這次北伐對于蜀漢來說,沒有取得多少預想中的成果,對于曹魏來說,造成關中震動,洛陽驚恐,早就蟄伏的西線,此后被重視,對于東吳來說,減輕了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
本來,或許可以一舉拿下關中的蜀漢失去了最可能成功的一次。
此后的諸多北伐都沒有辦法對曹魏造成恐慌,就如同蜻蜓點水一般。
即使這樣,對蜀漢來說也不是一無所獲,因為這一次最少有三個收獲。
重新修復好了孫劉聯盟,是的呂蒙襲擊荊州之后破裂的關系暫時重歸于好拔西縣千余戶入漢中,充實了益州人口。
然后獲得了此后蜀漢軍事重臣姜維,一直到蜀漢滅亡身死。
對于收降姜維,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也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參照此后蜀漢沒有重量級的軍事人才,抑或是算一種補償。
很多人有疑問,覺得姜維既然是不得已投降諸葛亮的,為什么后來死心塌地的效忠蜀漢,甚至多次和魏國為敵。
為什么他不回歸魏國,這個問題就要從姜維投降的原因,投降時候的背景來分析了。
姜維為什么投降諸葛亮
就在建興六年,諸葛亮出祁山,曹魏隴右諸郡響應,不戰而降,而當時擔任天水郡從事,參本郡軍事的姜維跟隨當時太守馬遵外出巡視,結果漢軍保密工作做得不錯,一直兵臨城下,三郡望風而降,太守馬遵才聽到風聲,這位郡守迅速的做出決定
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
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
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于是夜亡保上邽。
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
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
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簡單的歸納一下就是,諸葛亮兵到祁山之后,在外視察工作的天水太守懷疑姜維有異心,于是丟下姜維等一干人,自己連夜跑回上邽。
而姜維等一干人發現太守跑了,立馬追過去。
但是跑進城里面的太守緊閉城門,不讓他們入城,他們又跑到冀縣,一樣不要他們。
于是,走投無路的他們只好主動投降諸葛亮。
這里有重要的點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于是夜亡保上邽。
也就是說在諸葛亮大軍壓境的時候,這位太守首先懷疑姜維有異心,所以把他扔了。
這個異心是什么
諸葛亮給出了答案“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于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心存漢室這四個字才是當時太守馬遵扔掉姜維的主要原因。
正是姜維平時的言行或多或少的思念漢朝,才受到馬遵的忌諱。
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當時雖然曹丕篡漢已經好幾年,涼州部分人仍然心存漢室,對魏沒有多少好感,于是諸葛亮大軍一到,諸郡響應,馬遵懼怕的是姜維后面思漢的勢力,而不是姜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