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各朝帝王,也是如此所想,要是自己和兒子一同上榜,也算是一段佳話。
與此同時,盤點視頻繼續緩緩播放。
率先還是看到了開頭必備的那首詩: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
幾句帝王詩后,優美的旋律響起。
一名威武的皇帝站在紫禁城上,萬眾矚目,受盡朝拜。
然后視頻中又出現一段小字:
【十大功勛帝王其一,永樂大帝,朱棣。】
【上榜理由。】
【加強了削藩的力度,削弱宗室勢力,加強了皇權,維護了國家穩定。】
【稱帝后,由于朱棣封王期間在北平發展,勢力、政權在該地較穩定,故遷都北平,逐漸將北平打造成一座遠近聞名、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為后世北平的發展奠定基礎,隨后,在北平打造了故宮、天壇、太廟等建筑,紫禁城也由此而來。】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達出海禁令,朱棣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派鄭和等兩百多人組成船隊七下西洋,與沿途國家發展友好的國際關系,同時也傳揚了大明王朝在世界的威名,進一步擴大了明朝在世界的影響力。】
【通過航海,還促進了明朝與西洋各國的商業貿易往來,發展了經濟。】
【開創永樂盛世,創建《永樂大典》,流傳千古,文化價值極大。】
【北擊蒙古,南征安南,擴大領土。】
【完善官制,廠衛檢察,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后來內閣制度的雛形,這個內閣制度后來甚至被西洋國家所效仿,一直延續到現在。】
【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諸多功績,太過特殊的一位帝王。】
【根據其功勛,排進十大功勛帝王,實至名歸。】
另外一個平時時空,大明朝。
朱元璋正在閉目沉思,看到自己上榜,非常欣喜,又看到朱棣上榜,難以置信,猛然站了起來。
“這不是老四嗎?
老四是怎么當上了皇帝,還做出了如此之多的大事?”
朱元璋有點懵。
一時間想不明白。
“這大明朝的下一代皇帝,竟然是老四?咱簡直不能接受。”
朱元璋是不知道朱棣實際上是大明朝第三任皇帝,第二任乃是建文帝。
“這老四怎么回事,他怎么當了皇帝,那標兒呢?標兒沒有登基稱帝嗎?將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難不成老四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把標兒他們……”
想到這里,朱元璋內心充滿恐懼。
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太可怕了。
朱元璋乃是普通百姓出身,曾經還上街乞討過。
流浪多年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也開了眼界。
作為普通百姓,他自然不希望自家兒郎因為皇位奪權互相殘殺。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對家人非常注重,和那些無情的帝王是不一樣的。
“標兒身子比較虛弱,老四打仗厲害,善拉攏人心,難道是老四買通了標兒身邊的人,給他下毒,然后……”
想到這里,朱元璋臉色大變。
他是一個帝王,更是一個父親。
太子朱標身子骨虛弱,馬皇后身體也不是太健康。
要是他們離開人間,朱元璋不敢想自己會變成什么樣。
也許那個時候,世間再沒朱重八,只有洪武大帝。
“來人,朕要啟程去看看標兒。”
幾個小太監看到朱元璋臉色不好,不敢多說話,生怕惹到這位。
而此時數年后,平行朝代的永樂大帝朱棣,又是另外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