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儒生多得很,他沒有一氣之下牽連,難道不是一件仁慈事嗎?
這要放在其他帝王身上,恨不得儒生的九族都要殺頭。
…………
平行朝代——隋。
隋文帝楊堅剛剛考核了幾個成績不錯的讀書人,也沒有忘記盤點十大功勛帝王視頻,處理完事情后第一時間就點進來觀看了。
“仁宗皇帝?倒是有點意思。”
楊堅看著視頻內容,所有所思。
“我大隋朝剛剛建立不久,國力正盛,但可惜的是,百姓還沒能過上好日子。
這位仁宗以“仁”為本,想必有自己的出眾之處,朕到想要看看,這位皇帝是如何讓百姓這么愛戴他的。
我大隋新朝剛立,定當休養生息,恢復民力,考慮民生,有了百姓的支持,我大隋才可能繁榮發展,長久存在華夏大地。”
這樣一想,楊堅來到寢宮,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這一年,楊勇十五歲,楊廣十二歲。
“勇兒,廣兒,你們看到這仁宗皇帝,也要學習他的仁道知道嗎?”
楊堅語重心長的說道:“勇兒,你為太子,你要知道,對外敵和奸臣小人,要夠狠,要殺之而后快,對待百姓,要仁慈,要包容,這樣他們才會愛戴你,你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廣兒,你以后也要好好輔佐你大哥,將我大隋發揚光大,明白了嗎?”
“兒臣明白,父皇放心。”
楊廣楊勇點頭。
太子楊勇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當了皇帝定能行仁道。
至于楊廣,聽沒聽進去,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
另外一個平行時空的大隋,六零九年。
楊廣坐在龍座上,看著視頻內容,回想起早些年的經歷,笑道:
“仁宗?帝王太過仁慈可不好。
大哥那么仁慈,最后得到了什么?
朕可不認可,仁宗有什么好的,要做就要做武帝。
實力才是硬道理,天下各地戰亂頻繁,只有用強大的武力,才能讓敵人臣服于大隋。
等著吧,遲早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以武為尊才是重要的。”
對于好大喜功的楊廣來說,他自然不喜歡仁宗這種稱呼。
作為帝王,他雖然做出了很多功績,對后世影響也很大。
但是,對于百姓,他一點都不仁愛。
修大運河,造福了后世,但對當時的普通百姓來說,卻是極大的災難。
還有三戰高句麗,消耗了士族力量不假,但也讓他徹底失了民心。
后來也導致了農民起義的局面。
落得個被叛軍所殺的下場。
功績上來說,他是偉大的,但對當世來說,他也是百姓眼中的暴君。
這時便可以看出,仁宗所提倡的,仁慈治國的理念是多么重要了。
…………
各朝各代的百姓都看過了趙楨上榜。
宋王朝的一眾皇帝和百姓,反響更為激烈。
“我的天,我大宋竟然有帝王上榜?”
“仁宗?要是我們活在那個年代多好,看看現在這狗皇帝完顏構,和仁字能沾一點邊?”
“沾不上,他人都不算,也就是祖上積德,皇帝世襲,才讓他做了皇帝,不然按照功績人品來看,他當縣令都不配!”
趙構:???
他萬萬沒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百姓口中新的計量單位。
宋仁宗趙禎,看到自己上榜,也是一臉不可置信。
————
說一下,仁宗皇帝功績的確比不過秦皇漢武,朱元璋這些人,但是他對普通老百姓真的很不錯,而且思想文化貢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