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萬眾矚目中,十大功勛帝王盤點視頻繼續播放了。
映入人們眼簾的,依然是一首帝王詩: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看到這首帝王詩,眾人感覺到了一種指點江山,縱覽天下的氣勢。
幾句帝王詩后。
華夏大地上,一座雄壯威武的宮殿出現在視頻中。
便是大唐長安城,太極宮。
背景音樂響起,和平常那種廝殺的氣氛不一樣,這一次的音樂,透露著柔美,溫馨,寬容。
伴隨著音樂,一行大字也出現在視頻當中:
【十大功勛帝王其一,唐太宗李世民。】
【上榜理由】
【選賢任能,虛懷納諫。】
【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
【勵精圖治,使大唐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發展,出現“貞觀之治”局面。】
【選官不拘一格,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求賢若渴,用人揚長避短。】
【倡導廉政勤政,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并沒有像其他帝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中心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
【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不奪農時,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強調“存百姓”思想。】
【以民本思想為中心,慎用刑罰,仁義為本。】
【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大力發展文化,大唐名人輩出。】
【工書法、富文詞,太宗皇帝李世民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才有大唐書法、文學、藝術之盛,這為華夏文化增添了色彩。】
【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當時的國子學、太學等之盛,各級地方也有不少學校,同時科舉也非常規范,考選過程公平,以進士科最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提高了進士科地位,大大提高了其自信心和歸屬感。】
【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促進了華夏民族團結和發展,推行民族團結政策。】
【思想轉變,對外交往采取積極友好態度,開放政策,使長安成為世界性的大都會。】
【提出“示存異方之教”,推動翻譯事業發展,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政策。】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其他基本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如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等。】
【李世民少年從軍,個人作戰能力非常突出,曾今還去雁門關營救過隋煬帝楊廣。】
【氣吞天下的“天可汗”氣質,李世民多次以少嚇多,經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單騎嚇退突厥十萬精騎,雖有夸張之處,但也足以證明他的威名,就此對比宋真宗在寇準一再堅持和請求下才勉強在大軍護衛下到達澶州南城,而又要戰戰兢兢的馬上要回去,兩者是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華夏近代偉大領袖曾說,自古治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按照如此功績排入十大功勛帝王,實至名歸。】
平行時空大隋朝。
隋煬帝楊廣看到視頻中的畫面,瞬間愣住了。
“朕居然還被這李世民救過?
這個李世民倒是有點耳熟。
好像是聽娘親講過,她有個姐妹,似乎就是李世民的祖母?
這……竟然還和朕有血緣關系?
倒是很奇妙的很。
不過朕為何對他沒有印象?”
————
那些說李二不配的,先去了解了解唐人街怎么來的,外國人為啥喜歡叫我們唐人吧,唐人街可是華夏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