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規作戰其實,就是雙方將戰場約在一處視野開闊的寬場,然后,針尖對麥芒的大戰一場,有點君子決斗的意思。
趙軍帳下謀士李左車曾向陳余獻策,建議偷襲韓信軍的輜重部隊,使遠道而來的韓信軍斷絕補給。
但是,陳余嚴詞拒絕了這種做法,他仗著自己人多,且優先占據了有利地形,所以,十分自信。
當韓信擺出背水之陣的時候,陳余還嘲笑韓信不會用兵,松懈了下來。
倘若陳余不固執己見,采納李左車的建議,韓信兇多吉少。
戰后,韓信拿出千兩黃金緝拿李左車,抓到他后請到帳下做了漢軍謀士。
其二,韓信清楚敵軍將領的為人。
韓信提前派出探子,在確定陳余并未采納李左車的戰術后,這才敢排兵布陣。
韓信深知,兩軍交戰前夕戰場情報的重要性,所以,在知己知彼后才敢布局。
倘若,韓信對敵軍形勢毫不知情,他是不會貿然出擊的。
其三,在背水列陣的主戰場外,韓信特地安排了兩千多名騎兵搞了一波“敵后活動”。
這兩千個輕裝上陣的騎兵每個人都準備了一面漢軍的戰旗,在繞到趙陣后方的時候,他們拔除趙軍戰旗,插上自己帶來的漢旗。
這個舉動看起來沒什么,但是,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背水列陣的漢軍雖然牢不可破,但是,占盡人數優勢的趙軍仍可以采用圍困的辦法,活活餓死漢軍或采用車輪戰等逼死韓信。
可是,漢軍騎兵將趙軍大后方的軍旗全部改換后,前方的趙軍定會認為漢軍有伏兵偷襲夾擊,心理崩潰后的趙軍哪里會想到圍困韓信呢
這樣,背水列陣的漢軍勇士們可以進一步蠶食“腹背受敵”的趙軍。
其四,背水一戰中,韓信雖然將精銳全部擺在前線上,但是,仍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在暗處,用于埋伏趙軍。
韓信揮兵數萬人前往趙國,但是,背水列陣的時候只有一萬余人被安排在正面戰場上,就算加上兩千插旗的輕騎兵,也遠沒達到部隊開拔時候的人數。
實際上,剩下的幾萬人,都被韓信布置在暗處,用來夾擊趙軍。
漢軍前后夾擊,擊潰趙軍,在泜水斬殺了成安君,并俘獲了趙王。
韓信安排了大量的人手用于夾擊,而并不止先前插旗的兩千騎兵。
畢竟,趙軍號稱二十萬之眾,若用兩千人夾擊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
由此可見,韓信不但派人在趙軍后方插旗,還額外設計了伏兵,虛實結合。
其五,背水列陣,必須得讓麾下士兵陷入絕境,但還得給他們希望。
韓信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挑選了不論戰斗素質還是心理承受能力都過硬的一萬精銳,然后,早餐時僅配發少量的軍糧,讓每個人都餓著肚子。
最關鍵的一點是,韓信特地說了一句“今天,打贏趙軍我們就去趙軍的家里吃飯”
食物的量很重要,配發太多達不到效果,太少又讓士兵們餓的頭昏眼花耽誤作戰,食物的配給量必定經過周密的計算。
古往今來,華夏沒有幾個將領能將韓信的背水戰術在戰場上還原,就是限于以上幾處對天時地利等戰場形勢的約束。
馬謖錯誤的估計了戰場形勢,帶著將士們跑到山上,將兄弟們的性命置之死地,想模仿一出韓信的經典戰術,結果卻萬劫不復,就是這個道理。
韓信的戰術思想,是非常出眾的。
這是很少有人能達到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