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岳家軍營中,岳飛看到韓信的盤點視頻,不由嘆了口氣。
“功高蓋主,功高蓋主”
“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還是可悲的事情”
“若是韓信沒死,大漢天下又會是怎么樣”
“韓信若是還在的話,漢高祖會不會經歷白登之圍呢”
“韓信用兵之神,能不能延續到對陣匈奴的戰斗中去呢這也是一個問題。”
“韓信此人,軍事上來說,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瓦罐渡河破魏王,背水一戰誅陳余,徇趙脅燕定齊,以斷河計破楚軍二十萬殺龍且,再垓下合圍破項羽。”
“功無二于天下這幾個字,實在是當得起,從戰爭過程到成果,都像是怪物一樣。”
漢武帝劉邦也不由對韓信豎起了大拇指。
畢竟韓信可是創造了很多成語和典故的男人。
他的人生經歷,也很精彩。
“韓信被處死,是可惜還是可悲,這誰又說得清楚。”
“至于韓信的命運,與他的性格與自我定位有關,也與華夏歷史的進程有關。”
“脫離一個時代的大環境看一個人的對錯,這是不對的。”
“淮陰侯韓信一輩子,幾乎沒有打過一次敗仗真正的百戰百勝,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一點和白起差不多。”
洪武大帝朱元璋小卒出身。
自然明白從一個不被人看好的人走到三軍主帥的位置需要多刻苦。
是多么的艱辛。
身為武皇帝,他也知道項羽的厲害。
而韓信能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可見他的能力。
“好像韓信唯一的一次被疑似為受挫的,是垓下之戰吧。”
“那一次,韓信的部隊打頭陣,攻項羽,然后后退。”
“這是縱觀淮陰侯一生戎馬之中唯一的一次“疑似”受挫,而且這也僅僅是受挫而退兵,而不是戰敗。”
“為什么說是疑似呢因為韓信的部隊后退后,兩翼的部隊立刻包抄上來把項羽的進擊部隊干挺了。”
“咱老朱倒是認為,韓信很有可能是佯攻詐敗,引項羽的部隊出來,然后兩翼捅刀子。”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咱老朱不知道,但咱更傾向于韓信是詐敗。”
“回顧韓信一生的用兵風格,這種操作很符合韓信一貫的風格。”
“而且,垓下之戰的最終結局,項羽還是最終兵敗身亡了。”
“所以,韓信的用兵之道一點都沒問題。”
朱元璋猜測韓信這是故意的。
為的就是示弱,然后全殲項羽大軍啊。
這般心性,實在太過可怕。
朱元璋看著天空,瞇了瞇眼,又笑道
“韓信軍事才能的確出眾,但是,政治方面能力低下,這就真的沒辦法了。”
“中后期,想當齊王而逼劉邦封王,后期猶猶豫豫想反又早已錯失機會,最后落得死于婦人之手。”
“打仗他是神,用兵之道如同兵仙,碾壓同時代所有人。”
“但是玩政治估計連劉邦的一根手指都都不如啊。”
“呵呵劉邦殺了韓信后,手底下沒多少能用的人,然后大敗給匈奴,差點被匈奴大軍所殺,不知道他劉邦被困白登城的時候,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會不會后悔當初把韓信殺了呢”
“若是韓信沒死,劉邦對陣匈奴,還會不會像當時那樣慘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