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帕特里克,找帕特里克!”
找尤因,就是當下尼克斯最穩妥的進攻手段了。
但問題還是林星,他繼續卡死了尤因身前的一片區域。
然后,格雷格·安東尼硬著頭皮傳了一個,卻直接傳到了林星手中。
大伙都愣了,這是什么意思?傳球對手?
別人楞,林星可不會楞。
他抓下籃球之后,轉身就又是一波反擊。
反擊又反擊,又一個2分入賬。
就這樣,21比11,勇士的領先,拉開到了兩位數了。
官方暫停后不久,帕特·萊利就叫出了又一個暫停。
他搖著頭,大概明白,問題還是出在進攻。
但解決的辦法,是真的沒有。
尼克斯充斥著太多主打防守的藍領了,進攻的天賦太低下了。
至于他們拿手的防守,那是陣地戰才能發揮作用了。
比賽進入反擊的節奏,尼克斯就無能為力了。
簡單來說,這個賽季原本的歷史線、打進了總決賽的尼克斯,很強。
但勇士,是恰好克制他們的存在。
就這樣,勇士打出了反擊,打出了小球旋風,打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四分衛進攻。
第一節,他們直接就把尼克斯撕扯的七零八落,單節轟下了37分。
萊利的反應還是很快的,一看防不住,直接也跟著轉了進攻。
凌厲的反擊中,尼克斯找到幾波機會,第一節也得到了25分。
但37比25的比分,尼克斯還是落后了12分之多。
第一節結束的時候,林星滿身大汗。
這一節,可以說是他的個人表演,解說席,馬特·古迪卡是這么說的——
“前半節比賽,在尼克斯緊縮的防守下,斯大展示了他的新武器,中投。
6中3的中投,他拿下了6分3個助攻,帶領勇士,半節比賽拿到了一個4分的領先。”
“到了后半節,尼克斯開始轉向進攻,勇士撤下大中鋒,開始提速。
斯大又展示他最擅長的東西,折返、沖刺、上下翻飛……
傳球助攻,爭搶籃板,無所不能……
后半節比賽,他再砍8分3個助攻!”
“整個第一節,斯大獨得14分5個籃板6個助攻2個搶斷,幾乎就是以一己之力,打爆了尼克斯。”
場下,萊利看著林星走到場邊,目光中帶了點渴求。
帕特·萊利為什么要在紐約打造鐵血防守?不是他不會進攻了,而是,他在看菜下飯。
尼克斯沒有魔術師,也沒有韋德,只有一個尤因。
圍繞尤因打ShowTime?那是在開玩笑。
以尤因為核心的戰術體系,也就只有防守了。
但要問萊利更想打什么,或者說他理想中的籃球是什么樣的。
“未來籃球,將是由5個身高2米左右的球員組成,場上的位置將變得模糊……”
而現在,萊利看到了他所提出的未來籃球的雛形。
勇士的這套陣容,只要再把稍高稍慢一點的克里斯·加特林換掉,就是他理想中的未來籃球了。
其實,老尼爾森要說:勇士還真就有人可換。
蒂龍·希爾一上,勇士的這套陣容,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未來籃球了。
但為什么沒上?因為要給尤因這個四大中鋒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