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還好些,畢竟在現代,琳瑯滿目的各種商品她見的夠多。
她仔細觀瞧,只是想知道這里的制造技術,與科技水平。
小姑卻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兩只眼睛已經不夠用了。
她從沒見過這么多東西,更沒體會過身處這樣嘈雜混亂的人群中該是一種什么體驗。
全程長大了嘴巴,不時的驚呼出聲,怕與驚蟄走丟了,緊緊捏著驚蟄的小手,攥的生疼。
根叔與同來的阿公到十分淡定,不愧是高門大戶里出來,見過大場面的人。
遇見好物,還會停下看看,與驚蟄介紹,尤其是那位阿公。
對東西的了解程度,比販賣的老板還要熟悉。
這也讓驚蟄漲了不少知識,阿二都不由的跟他請教起來。
逛了會子,幾人跟著阿二來到了一間商行前。
有伙計迎了出來,驚蟄仔細一瞧,竟是兩年前跟著趙員外離開村子的伙伴。
驚蟄還未開口,那女孩便撲了上來,親熱的摟著她,眼里含著淚光。
驚蟄記得她叫阿杏,被送走時自己剛到沒多久,與她只是認識,卻不是那么相熟。
阿杏引著幾人去了后院,她顯然是認識阿二的。
不用說,這處定是趙員外的產業了。
阿二帶著東西去見趙員外,阿杏才與驚蟄和小姑聊起天來。
聊了些村子的情況,驚蟄挑了些能說的講給她聽,又關心了一下小伙伴在這里的處境。
瞧她現在的狀態,與離開村子時已經大不相同了。
人張開了,再不是面黃肌瘦的樣子,接人待物也很有規矩。
想來應該過的不錯,沒有被欺辱虐待。
就是十分記掛家里,幾次提到村子,都忍不住要掉眼淚。
阿杏以為驚蟄也是被趙員外帶到這邊來做事的,聊了會才知道,他們是過來貿易的。
急匆匆的走了,并叫驚蟄等會。
過了片刻,拿著包東西回來,拖驚蟄帶回村里交給她的家人。
“趙員外今年不回沙風鎮,村里也不貿易了,東西你幫我帶回去,交給我家里人吧。”
驚蟄有些為難她可是三年都不能回去的,看著她期盼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絕。
小姑卻接了過來,“你放心吧,保證給你帶到。”
賬房里,趙員外捧著琉璃的酒盞,透過窗子射進來的光線仔細端瞧。
嘴里不住的贊嘆,“美啊,太美了,這物件得來不易,你們真舍得出手?”
阿二點點頭。
“既如此,我便幫它尋個好去處。”
話落從身后的木架上取下一個雕花的精美盒子,仔細的將酒盞放好,瞧了瞧覺得不怎么滿意。
一旁的阿公出言道,“換塊大紅的絲絨做底,才能突顯琉璃的剔透。”
趙員外點頭稱是,“妙啊!”他不認得根叔他們,但聽阿二介紹,是從村里來的,也不敢怠慢。
幾人離開賬房,瞧見驚蟄與小姑,知道也是陸家村的人,客氣的詢問了幾句,叫阿杏好好招待。
阿二不方便露面,趙員外便只帶了根叔和阿公去見買主。
驚蟄本想跟著一道去,根叔卻說今日只是將手里有好物的消息放出去。
有市無價的東西,想要的人自然會找上門來,價格也能定的高些。
叫她只管等著數錢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