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景瑞別過頭去,再不上當了,驚蟄治了他一次。
從那往后,孟景瑞在不似以前那樣胡亂吃東西了。
沒見過或是沒吃過的東西,總要看著別人先嘗先吃,自己才肯下口。
驚蟄見他得了教訓,這才倒水給他漱了口,真誠的與他道歉。
哄好了他,才叫過阿玲看畫好的圖紙。
罐子設計的很是小巧,只雙手合圍那么大點。
驚蟄想在壇身印上“陸家滋味”四個字。
這壇子小巧可愛,只要賣了果醬回去,吃完了醬,這壇子也是舍不得扔的。
可以用來裝其他東西,那“陸家滋味”這四個字就會一直常伴左右。
這也算是一種推廣了,以后再有“陸家滋味”的東西,也會給人先加個印象分。
等于是買醬送壇子,這種營銷的手段在這里并不常見。
驚蟄卻知道,精致高級的包裝,對于產品的銷售會帶來多么巨大的影響。
阿玲很贊同驚蟄的觀點,小壇子好制,可這刻字卻有些難辦。
她還從未嘗試過,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個挑戰。
從谷雨他們和好的黏土里挖了一塊,開始制坯。
孟景瑞看著一團黃泥,在阿玲的手里旋轉飛舞,不停的變幻著形狀。
不由的嘖嘖稱奇,搓著手直道自己也想試試。
驚蟄挖了坨泥,讓他在棚子里自個捏著玩。
并答應不管他捏出什么,上窯的時候都給他燒出來做紀念。
阿玲手里的坯,很快便成型了,樣子與驚蟄的圖紙一般無二,大小也很合適。
只是這字要如何印上去,卻有些難辦。
驚蟄道,“要不直接刻上去。”
阿玲搖頭道,“不行,刻字會壞了坯子,進了窯,溫度上來會裂的。
成品率不高,燒出來全是殘次品,浪費功夫。”
驚蟄有些泄氣,這年頭,食物也沒什么有效的保鮮技術。
耽誤的時間長了,果醬運到碧水去怕也不新鮮了,還賣什么錢鈔啊。
“算了,先不印字了,先把罐子燒出來再說,那些果醬可等不起了。
字的事,以后在想辦法。”
阿玲應了驚蟄,現在也只能如此了,不在糾結,加快速度制坯。
驚蟄和阿杏谷雨也一起幫忙,剛開始不能很好的掌握。
做壞了幾個之后,也慢慢上了手。
他們做的慢些,也不如阿玲做的細致完美。
被挑剔的阿玲,扔回泥里好些個。
小冬瓜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給他們送飯的時候,棚子下已經有七八十制好的坯,在脫水分了。
幾人洗了手臉吃飯。
小冬瓜似乎對制陶很有興趣,怯生生問驚蟄,“主子,我能拿塊泥嗎?”
見驚蟄點了頭,這才捏了一團黏土,站在一旁捏著玩起來。
跟來的兩個孩子眼巴巴的瞧著,顯然也是想玩的。
驚蟄發了話,“去玩會吧,別弄臟了衣衫,免得回去挨罵。”
孩子們雀躍這奔向了泥坑。
驚蟄不禁感嘆,孩子們的快樂真是簡單的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