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若有所思,村里這是要開始走國際路線了嗎。
已經不滿足只與大嵐本國的商旅買賣了。
“白樂,村里往外買賣的都是什么”
白樂撓了撓頭,“說到這個,我也覺得奇怪,村里并沒有任何東西在集市上買賣。
連村鄰們也沒有將平日里積攢下的東西拿出來,去集市上淘換東西。
我也問過族老,他們說這是族里的規矩,不允許村鄰們私下買賣。”
這驚蟄就有些搞不懂了,“那村里賺什么錢鈔,不可能花了這么多心血。
下了這么大的決心,只是為了給村里造勢吧。”
阿杏卻秒懂,“驚蟄你傻了,這還是你出的主意呢。
漁村是怎么樣給江源賺錢鈔的,村里就是怎么賺的唄。
村里的體量可比漁村大多了,漁村還只是給商旅們落腳整頓的地方。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你想想,村里是給他們了可以自由貿易的場所。
每筆在陸家集市上成交的買賣,陸家村都可以從中得到一筆傭金。
那所能得到的收益,不比與人買賣來的實在”
驚蟄被阿杏噎住了,這與她想的完全不一樣啊。
她想用豐富的物資,肥沃的土壤,吃不完的糧食,穿不盡的衣裳。
來改變陸家村貧窮落后的樣貌。
怎么陸家村卻走上了一條自己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這偏差,與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有出入啊。
能不能殊途同歸,還要看二叔那邊的結果了。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轉眼到了七月。
驚蟄沒有時間去操心村子和二叔他們那頭的情況了。
原因無他,江源在驕陽似火的七月,迎來了第一次豐收。
她育的早稻已經沉甸甸的彎了腰,飽滿的穗子隨風搖曳。
遠遠的看去,那一整片梯田像被鋪上了黃金做成的地毯。
所有人都被動員了起來,趁著晴好的天氣開始下地搶收。
驚蟄在趕時間,因為大屋里育著的秧苗,已經可以栽種了。
老農們精心照看的莊稼,這會才剛剛開始抽穗,距離收獲,至少還有月余。
而驚蟄這邊已經開始收獲了,當初打的那個賭,勝負也見了分曉。
驚蟄根本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而老農此時卻有些掛不住了。
因為沒有先進的農具,收割全靠人力。
即便封地上所有能下田的人手都來了,也顯得十分吃力。
驚蟄想起當時去接白樂時,生活在江邊的那些漁村,有不少身強力壯的青年。
若是能將他們請來幫忙收割,也能解了當下的燃眉之急。
喊了在地里忙乎的阿杏。
“阿杏,你替我去辦件事。”
阿杏聞言,起身推了推斗笠,幾步小跑的到了驚蟄的身邊。
“怎么了,快些說,時間不等人。”
話落放下鐮刀,走到地頭的木桶邊,灌了幾口解暑的綠豆湯。
驚蟄將打濕的帕子扔給阿杏,“你去漁村找阿江,讓他帶你去沿江的漁村里請些人手,過來幫忙收割。
只咱們這些人,收完這些,大屋里育的那些秧苗也來不及往地里栽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