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她跟著朱珠來到煙酒柜臺,要了兩瓶茅臺酒,一瓶酒要十二塊錢,兩瓶花了二十四塊錢并一張工業券。
至于香煙和茶葉,朱珠說等回鎮上,到供銷社里買就行了,省得路上帶著還累贅,一方面還能給供銷社創收,兩全其美。
李香蘭覺得女兒腦瓜子就是靈活機敏,換她,剛剛傻傻的就想在這兒一站式買齊全了。
買了酒后,其他的日用品什么的,李香蘭覺得家里還有得用,不需要添置。
朱珠也覺得類似香皂洗潔精醬油之類的,都能在供銷社買到,就不要為難自己大老遠的背回去了。
母女過了一遍眼癮,眼看著午飯時間就要到了,朱珠就提議先去找間小吃店啥的填飽肚子。
李香蘭早上出門前還想做幾個包子帶著中午吃的,朱珠沒讓,說難得上趟縣城,要帶她見識一下,下下館子。
李香蘭原是能省則省的性子,但長女一雙眼睛噙著笑意閃閃亮亮的看著自己,她心頭一軟,就答應了。
想到今天花出去那么多的錢,李香蘭到底還是有點心疼,小聲對女兒說:“找便宜的路邊攤隨便吃點素面啥的就好!”
朱珠嘴上應著,可縣城這地兒她也不熟,哪知道哪里有便宜的路邊攤啊?
畢竟縣城的市容管理比起下面鎮子的要嚴格許多,走在街上,都能不時看到有帶著紅袖章的巡防隊的人經過。
朱珠帶著李香蘭,選擇在明珠廣場附近的一家小吃店里解決午餐。
這會兒正值飯點,小吃店里幾張桌子全都坐滿了人。
朱珠帶著李香蘭進來,店里負責收拾碗筷招待客人的大嬸就忙迎上來。
“兩位是要吃面還是吃飯?”
“現在好像沒位置哦。”朱珠往里面掃了一圈。
大嬸笑呵呵的說:“稍等上片刻,里面有一桌馬上就能收拾出來了。”
朱珠覺得在這樣的小吃店吃飯遇到客滿需要排隊等候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事情,就扭頭跟李香蘭說:“媽,要不咱就稍等一下?
您要是不喜歡這家,咱就去別處看看。”
李香蘭覺得這家客人多,說不定就是人家做的吃食好吃又實惠,決定等一等。
大嬸兒很高興,拿了兩張凳子出來讓朱珠和李香蘭在門口先坐一下,又隨即從收銀臺那兒拿出一張手寫的菜單給朱珠看。
這份菜單讓朱珠瞧出了后世快餐飯店的雛形,米飯的配菜都是做好的,可以自己選葷素搭配,按照配菜多少來算價格。
除了米飯他們小吃店還有做面食,海鮮魚丸面、豬肉豬雜面、還有粿條湯粉等等。
“加海鮮的面條粿條湯都是一塊錢一碗。
不加海鮮的,一碗六毛錢。”大嬸兒笑呵呵的說。
朱珠問李香蘭想吃飯還是面湯。
李香蘭要了一碗不帶海鮮的素面,朱珠覺得這素面不頂餓,直接跟大嬸兒說:“就要兩碗豬肉豬雜面。”
“好嘞,等二位坐下了,我馬上安排做,不然面做早了容易坨。”大嬸兒笑著說。
朱珠無所謂,看到收銀臺那里明明白白寫著先付后吃,她就起身去把兩碗面湯的錢給付了。